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耄耋老人守望相助,87岁老人给94岁的婆婆当臂膀

2020-12-17 09:31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社区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荣海 通讯员詹鸥 穆卡达斯

“袁婆婆,出门记得把电饭煲的插头拔了。”每次出门,家住硚口区古田街万人社区的87岁袁三荣婆婆都不忘提醒邻居94岁的杨慧贞婆婆,注意安全。在万人社区,两位耄耋老人守望相助的故事成为佳话。

杨慧贞(左)和袁三荣(右)

买菜购药 两位独居老人结伴而行

杨慧贞婆婆94岁,老伴去世20多年,之前跟小儿子住在一起,后来小儿子中风,她2017年开始搬到了汉口古田美好名流汇小区。袁三荣婆婆今年87岁,老伴和儿子去世多年,孙女在照顾她。2018年袁婆婆住进了古田美好名流汇小区,和杨婆婆住在同一单元同一层楼,仅相隔一个走廊道。

孩子不在身边,都是独居老人,袁婆婆和杨婆婆经常在一起拉家常。袁婆婆年过8旬,但身体还算好,年岁更高的杨婆婆,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身体比较虚弱。

自从成了邻居,袁婆婆成了杨婆婆的重要依靠。杨婆婆年纪大了,平时很少出门。只有在买菜、买药的时候才会下楼。为了避免老人出现意外,彼此有个照应,袁婆婆总是约杨婆婆一起出门。有时候杨婆婆腿脚走不动,但又想下楼晒晒太阳,袁婆婆就让杨婆婆坐在轮椅上,推着老人下楼。

袁三荣(左)给杨慧贞(右)推轮椅

串门时发现老人摔倒 第一时间打电话求救

前不久,袁婆婆到杨婆婆家串门,推开掩着的门看到杨婆婆晕倒趟在地上,说话有气无力,袁婆婆想扶杨婆婆起来,可是杨婆婆完全站不起来。看到情况紧急,袁婆婆一边打电话给社区,一边喊同楼层的年轻人帮忙。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杨婆婆被搀扶了起来。社区通知杨婆婆的女儿后,女儿将老人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杨婆婆是因为年龄大头晕摔倒。好在发现及时,老人并无大碍。

“幸亏有袁婆婆在身边,要不后果真不堪设想。”杨婆婆的女儿对袁婆婆连连表示感谢。说起袁婆婆的好,杨婆婆也是忍不住夸奖这位热心邻居。“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有各自的事情,不可能天天守在我们身边,身边有个伴,孩子们也放心。”

抗疫期间义捐1000元

万人社区副书记万红梅告诉记者,除了平时乐于助人外,袁婆婆还是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党员。今年疫情期间,袁婆婆主动找到社区要求捐款献爱心。提出一次性捐款2000元,社区工作人员看到老人年龄大,家庭条件并不是那么宽裕,婉言谢绝了她的捐款。可是后来,袁婆婆看到身边的党员干部自发捐款,袁婆婆执意要捐款,为了满足老人的爱心愿望,最终社区拗不过,接受了1000元捐款。

万红梅说,其实袁婆婆的退休金并不高,但老人一直很省吃俭用,平时看到丢弃的饮料瓶子,她都一一回收集起来,然后拿到废品回收站去卖,1000元善款都是老人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疫情期间,社区对独居老人进行了多次慰问,还安排了下沉党员结对帮扶。

万红梅说,袁婆婆和杨婆婆守望相助的故事让人感动。经历过疫情,邻里之间关系更加紧密,互帮互助的氛围更浓。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荣海 通讯员詹鸥 穆卡达斯

“袁婆婆,出门记得把电饭煲的插头拔了。”每次出门,家住硚口区古田街万人社区的87岁袁三荣婆婆都不忘提醒邻居94岁的杨慧贞婆婆,注意安全。在万人社区,两位耄耋老人守望相助的故事成为佳话。

杨慧贞(左)和袁三荣(右)

买菜购药 两位独居老人结伴而行

杨慧贞婆婆94岁,老伴去世20多年,之前跟小儿子住在一起,后来小儿子中风,她2017年开始搬到了汉口古田美好名流汇小区。袁三荣婆婆今年87岁,老伴和儿子去世多年,孙女在照顾她。2018年袁婆婆住进了古田美好名流汇小区,和杨婆婆住在同一单元同一层楼,仅相隔一个走廊道。

孩子不在身边,都是独居老人,袁婆婆和杨婆婆经常在一起拉家常。袁婆婆年过8旬,但身体还算好,年岁更高的杨婆婆,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身体比较虚弱。

自从成了邻居,袁婆婆成了杨婆婆的重要依靠。杨婆婆年纪大了,平时很少出门。只有在买菜、买药的时候才会下楼。为了避免老人出现意外,彼此有个照应,袁婆婆总是约杨婆婆一起出门。有时候杨婆婆腿脚走不动,但又想下楼晒晒太阳,袁婆婆就让杨婆婆坐在轮椅上,推着老人下楼。

袁三荣(左)给杨慧贞(右)推轮椅

串门时发现老人摔倒 第一时间打电话求救

前不久,袁婆婆到杨婆婆家串门,推开掩着的门看到杨婆婆晕倒趟在地上,说话有气无力,袁婆婆想扶杨婆婆起来,可是杨婆婆完全站不起来。看到情况紧急,袁婆婆一边打电话给社区,一边喊同楼层的年轻人帮忙。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杨婆婆被搀扶了起来。社区通知杨婆婆的女儿后,女儿将老人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杨婆婆是因为年龄大头晕摔倒。好在发现及时,老人并无大碍。

“幸亏有袁婆婆在身边,要不后果真不堪设想。”杨婆婆的女儿对袁婆婆连连表示感谢。说起袁婆婆的好,杨婆婆也是忍不住夸奖这位热心邻居。“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有各自的事情,不可能天天守在我们身边,身边有个伴,孩子们也放心。”

抗疫期间义捐1000元

万人社区副书记万红梅告诉记者,除了平时乐于助人外,袁婆婆还是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党员。今年疫情期间,袁婆婆主动找到社区要求捐款献爱心。提出一次性捐款2000元,社区工作人员看到老人年龄大,家庭条件并不是那么宽裕,婉言谢绝了她的捐款。可是后来,袁婆婆看到身边的党员干部自发捐款,袁婆婆执意要捐款,为了满足老人的爱心愿望,最终社区拗不过,接受了1000元捐款。

万红梅说,其实袁婆婆的退休金并不高,但老人一直很省吃俭用,平时看到丢弃的饮料瓶子,她都一一回收集起来,然后拿到废品回收站去卖,1000元善款都是老人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疫情期间,社区对独居老人进行了多次慰问,还安排了下沉党员结对帮扶。

万红梅说,袁婆婆和杨婆婆守望相助的故事让人感动。经历过疫情,邻里之间关系更加紧密,互帮互助的氛围更浓。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