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非遗
非遗文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凝聚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凝结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情怀。
近日,由硚口区文化和旅游局、武汉供销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武汉收藏品市场非遗赶集会暨“文化迎新 非遗共创”主题活动举行。
活动现场由四个分会场组成,同步开展第五届“非遗赶集会”暨硚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武汉收藏品市场首届大学生非遗手作集市、非遗书画展暨硚口区市级非遗项目汉裱现场展示及非遗大课堂活动。
听一堂生动精彩的非遗课,一睹大师传承技艺;看宣传展,逛一逛大学生非遗手作集市,挑选几件心爱的文创作品。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传承和灵感的交融。
遇见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把油纸伞、一幅古书画、一艘木雕船、一片菩提叶画,武汉收藏品市场首届大学生非遗手作集市……吸引了广大非遗爱好者和市民前来体验学习。
“三分画、七分裱”汉裱非遗传人陈光明现场展示书画装裱技艺,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既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又延长了书画的生命力。
市级非遗项目楚韵铜雕历经五代传承,用传统青铜器制作方法表现了楚国人的浪漫情怀,让古代和时尚相融合,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更多的年轻人触及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武汉木雕船模至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观众对船模精细入微的雕刻传统技艺所折服,船体花纹清晰、匀称纤细,凝聚了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绿色艺术”叶画大师刘义桥用七分的“天意”作三分的画,一叶一世界,灵性自天成。
以结实耐用著称,相传能抵抗6级大风的“苏恒泰”油纸伞名扬国内外,苏恒泰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给市民现场讲解伞骨的连接技巧。
依托“老汉口”深厚的文化底蕴,硚口区文化和旅游局和武汉收藏品市场搭建起“收藏文化+非遗文化”“非遗文化+社区文体”“非遗文化+手作艺术”等多样化交流体验平台,把文化生活以更加接地气的形式送到广大市民家门口,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为推进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