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不仅是文化的“存储卡”
也是历史的“解码器”
技术的革新让躺在橱窗里的
文物变得生动鲜活
从此我们便拥有了
和历史“对话”的超能力
省博、市博,我们感受到的是沉稳庄重。其实还有很多小众博物馆,虽然不比那些知名博物馆恢弘大气,却将某一领域内的个性文化凝练,令人惊艳。
春节将至,也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寒假时光,既能放松又能学知识的地方,就藏在硚口的这些地方
门票:免费(但需购买园博园门票)
武汉自然博物馆是一座以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为主体,以长江文明馆和武汉园博园为两翼,收藏、展示、研究世界主要大河流域生物多样性、长江流域自然文化精华和国内外园林艺术精品的博物馆。
它的建设不仅在自然博物馆界首创从大河流域的角度展现生物多样性与生命主题,而且也填补了武汉市114座博物馆中没有自然类博物馆的空白,里面大约有3000多件古生物、动植物标本,造型逼真,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此外,在展馆入口处设置了动物剪影造型墙,并在其中放置了多种印有动物造型和问题的小卡片,孩子们在进馆参观之前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卡片,带着疑问参观展览,参观结束之后,孩子们也可以选择或是将卡片带回家留作纪念亦或是在馆内其他区域进行展示。
门票:免费(寒暑假预约入馆)
这座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由湖北警察史展馆和湖北警官学院校史馆组成。湖北警察史展馆分为古代部分、晚清部分、民国部分和共和国部分,描述了从先秦到现代湖北警察、警政演变的历史足迹,展示的是湖北警察从萌芽到成熟、从简单到繁荣的历史画卷。同时,还特别以校史馆形式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北地区最高警察学府湖北警官学院的历史发展。
馆藏历史文物目前有4000余件,串起绵亘两千多年的湖北警察史。每一样文物的背后都记载了关于警察史的杰出成就。其中镇馆之宝——《武汉街市图》,很难看出这是一张手绘的地图。
门票:免费
提起硚口区古田一路28号,老武汉人都知道,这是武汉铜材厂的领地。如今,古田一带建起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区,铜材厂的部分厂房变成了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
博物馆保留了上世纪50年代工业厂房红砖墙、红屋顶的“红色”烙印,并铺以白色线条装饰,在一片现代建筑物中显得格外醒目。在博物馆门口静静矗立着一台15吨冲床、一台12毫米叠剪和一台大型碾磨,虽然现在锈迹斑斑,但这些机器都是当时铜材厂比较先进的设备。
馆内有百坊手工业、民族工业、新中国工业3个展示厅。收集了图片、实物、资料等数千件(组),运用场景模拟、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展现了硚口民族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是硚口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个典型标本。
门票:免费
展示中心主要由非遗展示厅、非遗体验厅、传承人工作室组成。
非遗展示厅:重点介绍我区2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中心设立龙从发工作室(武汉木雕船模)、苏峰工作室(苏恒泰油纸伞制作技艺)、刘义桥工作室(叶画)。
非遗体验厅:将展示和体验有机结合,回归非遗原生态,活灵活现感悟非遗的博大精深。
传承人工作室:传承人工作室选择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具有一定市场开发潜力的项目。
在方寸之间阅览千年,在须臾之间感受文明。
这个假期,来一场和博物馆的双向奔赴吧!带着娃或者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博物馆探索,愿你乘兴而来,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