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6日讯(记者万凌 通讯员詹鸥 王琦) “感谢站邻社区和瑞华家常菜馆,让我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1月25日晚7时,位于硚口区宝裕路的瑞华家常菜馆操办了一场特殊的小年夜饭,八名环卫工人穿着橘红色制服围坐在一起,笑容满面地举杯向老板陈华山和老板娘余瑞道谢。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瑞华家常菜馆第四年邀请附近环卫工吃年饭。
1月25日晚,陈华山(后排左二)和余瑞(后排左一)夫妻俩邀请环卫工吃暖心年饭。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当天早上,陈华山在菜单上写下排骨焖藕、烧鸡公、粉蒸肉等15道菜名,余瑞冒雨外出采购食材。下午,老陈忙活完几桌散客,开始集中精力做大席,两个刚放寒假的孩子则在厨房打下手。每年春节前夕的年饭,是这家人与宝丰街十余名环卫工之间不成文的约定。
长约200米的站邻美食街有大大小小的餐馆数十家,约一百平方米的瑞华家常菜馆并不是面积最大的,但是门口红彤彤的“党员示范门店”招牌却格外醒目,柜台下方的“光荣之家”牌匾也与众不同。
瑞华家常菜馆的柜台挂着“光荣之家”牌匾。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上世纪90年代初,来自湖北应城的陈华山和来自河南信阳的余瑞在云南某驻边部队服役时相识、相爱,曾荣立集体二等功的党员陈华山在余瑞眼中“老实可靠”。退役后,两人都放弃了家乡的稳定工作,来到武汉自谋职业。开餐馆之前,夫妻俩在宝丰街的煤气站干了七年送气工。身高不足1.6米的余瑞曾帮着丈夫爬过7层楼送煤气罐。2004年,夫妻俩凑够本钱在站邻社区开了瑞华家常菜馆,陈华山用在部队学到的厨艺赢得了街坊邻里的好口碑。
陈华山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由于妻子负责在大堂招呼客人,她经常邀请在门前作业的环卫工进店纳凉、取暖、歇脚。“环卫工人风吹日晒为居民和商户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我们真心感谢他们。”
2019年,夫妻俩在站邻小区贷款买了一套不足一百平方米的两居室,终于在武汉真正扎下根来,陈华山觉得自己应该多做公益回报社区。于是,他想到了延续社区多年的传统——请环卫工人吃年饭。陈华山说,四年来,每年环卫工年饭的菜肴都是瑞华家常菜馆的“顶配”。
25日晚上,孝感籍环卫工人万享华和工友们来不及换下制服就如约来到瑞华家常菜馆。万享华说,他和妻子靠做环卫工在武汉买了房、养大一双子女。由于有相似的境遇,又长年受到关照,他把陈华山、余瑞夫妻俩看成亲人,逢人就说“瑞华的老板、老板娘很好”。“每次来这里吃年饭,社区都会拉横幅,隔壁桌的客人都羡慕我们,我觉得自己的职业很有意义。”万享华的语气里透着骄傲。
站邻社区书记袁智芳为瑞华家常菜馆授予“党员示范门店”牌匾。 通讯员王琦 供图
站邻社区书记袁智芳介绍,去年底,该社区为6家党员经营户挂牌“党员示范门店”,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商户诚信守法经营、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和志愿服务。瑞华家常菜馆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陈华山夫妻俩退役不褪色、真诚回报社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