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建党百年·硚口故事周周讲|硚口区超额完成市“一五”计划指标,回顾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1-10-15 11:10 硚口区档案馆  

综合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来,在党旗指引下,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作为烙印着中国百年工业化激情的热土,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风向标”,硚口的转型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建立丰功伟绩、推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硚口的生动实践。

硚口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建党百年·硚口故事周周讲”栏目,重温党在硚口的奋斗历程,从学习党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在新中国历史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时间回溯到“一五”计划期间硚口区超额完成市“一五”计划指标区内工业迅速发展为把硚口建成武汉市新兴工业城区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起回顾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党的八大精神鼓舞下,全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执行市“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1957年),继续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勤俭建国,发展生产,为超额完成市“一五”计划指标而努力奋斗。

“一五”期间,硚口区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区纳入统计的工业企业由1952年的77家(国营6家、公私合营4家、私营67家)增加到1956年的111家(国营27家、公私合营84家);企业在册人数也由1952年的8908人,增加到1956年的23921人;全区工业企业年产值,由1952年的5645万元增加到1956年的27896.7万元,增加3.94倍;工人平均产值也由1952年的9878元增加到1956年的19007元,增加0.92倍。1957年全区工业产值达28963.5万元,比1956年增长5.48%;此外,全区还有合作社企业248家,生产合作社(组)200余个。

国家重点工程计划超额完成,科研机构相继设立,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1953年市政府决定修建汉江公路桥,1954年设计并施工,1955年12月25日竣工,1956年1月1日通车。毛泽东主席为江汉桥题写桥名。

“一五”期间,全区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1957年全区有中学10所,在校学生13115人,分别是1952年的5倍和6.37倍;小学58所,在校学生44405人,分别是1952年的1.18倍和1.72倍;幼儿园46所,在园幼儿4125人,分别是1952年的4.6倍和5.4倍。1953年,市政府拨款5万元在硚口区新建第一门诊部,并负责管理硚口区妇幼保健工作(1956年改为区妇幼保健所)。1954年,区防疫站正式成立挂牌,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有职工78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2021年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加快建设三大功能区

重点发展三大产业

推进超大城市核心区治理现代化

全面开启硚口复兴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硚口锚定目标这样干↓

《一图看懂|“十四五”,硚口这样干》 

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让信仰之光

照亮前行之路

用如磐初心、奋进步伐

全面开启硚口复兴新征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来,在党旗指引下,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作为烙印着中国百年工业化激情的热土,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风向标”,硚口的转型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建立丰功伟绩、推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硚口的生动实践。

硚口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建党百年·硚口故事周周讲”栏目,重温党在硚口的奋斗历程,从学习党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在新中国历史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时间回溯到“一五”计划期间硚口区超额完成市“一五”计划指标区内工业迅速发展为把硚口建成武汉市新兴工业城区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起回顾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党的八大精神鼓舞下,全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执行市“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1957年),继续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勤俭建国,发展生产,为超额完成市“一五”计划指标而努力奋斗。

“一五”期间,硚口区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区纳入统计的工业企业由1952年的77家(国营6家、公私合营4家、私营67家)增加到1956年的111家(国营27家、公私合营84家);企业在册人数也由1952年的8908人,增加到1956年的23921人;全区工业企业年产值,由1952年的5645万元增加到1956年的27896.7万元,增加3.94倍;工人平均产值也由1952年的9878元增加到1956年的19007元,增加0.92倍。1957年全区工业产值达28963.5万元,比1956年增长5.48%;此外,全区还有合作社企业248家,生产合作社(组)200余个。

国家重点工程计划超额完成,科研机构相继设立,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1953年市政府决定修建汉江公路桥,1954年设计并施工,1955年12月25日竣工,1956年1月1日通车。毛泽东主席为江汉桥题写桥名。

“一五”期间,全区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1957年全区有中学10所,在校学生13115人,分别是1952年的5倍和6.37倍;小学58所,在校学生44405人,分别是1952年的1.18倍和1.72倍;幼儿园46所,在园幼儿4125人,分别是1952年的4.6倍和5.4倍。1953年,市政府拨款5万元在硚口区新建第一门诊部,并负责管理硚口区妇幼保健工作(1956年改为区妇幼保健所)。1954年,区防疫站正式成立挂牌,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有职工78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2021年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加快建设三大功能区

重点发展三大产业

推进超大城市核心区治理现代化

全面开启硚口复兴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硚口锚定目标这样干↓

《一图看懂|“十四五”,硚口这样干》 

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让信仰之光

照亮前行之路

用如磐初心、奋进步伐

全面开启硚口复兴新征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