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
“老兵应急服务队”的队员们
正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小区内进行义务消杀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他们每周都会到街道小区内进行义务消杀防控。
张喜忠(左)正在和同事进行消杀工作(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张喜忠指挥队员进行消杀工作(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今年61岁的张喜忠
是“老兵应急服务队”的队长,
也是一名退伍老兵。
42年前,19岁的张喜忠入伍,
成为一名炊事兵。
那时候在部队里,
战友们冬天基本上就吃萝卜和白菜,
身为炊事兵的张喜忠
第一个在军营里种起了大棚菜。
从那以后,
冬天战友们的餐桌上有了更多种类的青菜。
张喜忠在化粪池里进行排污作业【图片摄于2015年4月】(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1984年张喜忠退伍回乡,
三年后从老家河南来北京务工。
2001年张喜忠自己创业,
成立了“北京老兵保洁服务中心”,
团队里的成员都是和他一样的退伍军人,
主要工作是在社区
疏通下水道、清掏化粪池。
队员正在小区内进行消杀(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20年来,
在这个队伍中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免费为社区内孤寡老人和敬老院疏通下水道。
除此之外,
他和同事们在突发事件中也是冲锋在前。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
他和队员第一时间抵达灾区,
配合部队官兵救出6名受灾群众;
在2012年北京暴雨汛情发生时,
他们长时间驻守在桥下,
紧急排水抢险……
队员们背起设备,准备出发(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张喜忠(右)正在和队员进行消杀工作(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2020年疫情初期,
张喜忠将平时除小广告用的高压清洗车
改装成消杀车,
每天义务给附近小区进行消杀防疫。
张喜忠介绍:
“从去年大年初六开始,
我们在保护好自己安全的前提下,
到附近社区进行义务消杀,
每天早晚各一次。”
张喜忠向记者介绍之前用的消杀设备(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2020年底,
一场“最强寒潮”侵袭北京,
当时早晨气温达到零下19℃,
寒冷的天气让清洗车里的消毒水上了冻,
于是他购买了两台手提式弥雾机,
并找到消防队学习弥雾机的使用方法,
从此,在工作之余他和同事们
就开始用弥雾机为社区进行义务消杀工作。
在防汛车内不仅有维修工具,也有床、食品等保障物资(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每次外出工作回来后,
张喜忠都会把工具仔细收拾起来。
在北京西四环外一处空旷的办公区里,
张喜忠正在和同事整理工作设备,
他开玩笑说,
这里是他的“装备基地”。
张喜忠讲解防汛应急装置(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防汛车、清洗车,
各种抢修维修工具在这里整齐放置,
除了常规装备外,
张喜忠还在儿子的帮助下
发明了一个排水作业装置,
这个装置可以在排水时
防止井盖被水冲走。
队员们居住的宿舍(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在队员们的宿舍内,
被子叠成“豆腐块”,
牙刷牙缸整齐摆放,
几十年来,
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
在张喜忠心里一直都有一种老兵情怀。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