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武汉外校小语种基地学校投用,首批新生开启多元成长之旅

2025-09-03 16:03 区教育局  

9月1日,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学校迎来首届一年级新生。就在两天前,该校在硚口区汉江湾正式启用,标志着硚口教育国际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开学前夕,该校同步举行家长开放日,首届六个班的一年级家长与孩子们共同走进校园,体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合作型课堂”。

这所备受关注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外语特色学校,今年1月启动建设,进展迅速。校园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划小学36个班、初中30个班。今年首次招生即开设六个一年级班,迎来约270名学生。

作为硚口区与武汉外国语学校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该校不仅承载着提升区域教育能级的使命,更致力于打造华中地区小语种教育新高地。

开放日当天,一年级教室内一改传统课桌椅排列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式布局。家长围坐其间,通过情景演练、角色扮演、公约学习等方式,亲身体验“学习中心课堂”的魅力。这一创新模式旨在推动家长从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合伙人”,提升家校协同育人实效。

校长王娟表示,学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办学方向,全面复刻武汉外校六十年办学精髓,所有教师均已完成为期一年的本部沉浸式跟岗培训。她提出“化育未来”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高质量陪伴激发内驱力,在自由中培养自觉,于“无用之学”中实现成长的大用。

作为小语种基地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校首批开设德语、法语、日语三个语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武汉外校校本课程有机融合。教学方式注重兴趣启蒙,所有学生将在社团活动中初步接触三种语言:德语与科技结合,日语融合礼仪文化,法语衔接艺术教育。这种跨语种、跨学科的启蒙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兴趣、拓展国际视野。

据悉,该校招生采用对口入学政策。近三年来,硚口区持续推进西部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扩容计划,规划建设17所中小学校。除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学校外,武汉英中新校区总投资2.6亿元,项目包括教学楼、配套教学用房、steam中心、素质拓展中心、报告厅、图书馆、游泳馆、室内运动馆、室外运动场、地下停车场等设施设备,拟办学48个班(约2400个学位),在国际教育板块打造“全国领先,华中翘楚”的教育品牌,助力硚口区汉江湾成为武汉一流的国际教育新地标。

9月1日,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学校迎来首届一年级新生。就在两天前,该校在硚口区汉江湾正式启用,标志着硚口教育国际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开学前夕,该校同步举行家长开放日,首届六个班的一年级家长与孩子们共同走进校园,体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合作型课堂”。

这所备受关注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外语特色学校,今年1月启动建设,进展迅速。校园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划小学36个班、初中30个班。今年首次招生即开设六个一年级班,迎来约270名学生。

作为硚口区与武汉外国语学校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该校不仅承载着提升区域教育能级的使命,更致力于打造华中地区小语种教育新高地。

开放日当天,一年级教室内一改传统课桌椅排列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式布局。家长围坐其间,通过情景演练、角色扮演、公约学习等方式,亲身体验“学习中心课堂”的魅力。这一创新模式旨在推动家长从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合伙人”,提升家校协同育人实效。

校长王娟表示,学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办学方向,全面复刻武汉外校六十年办学精髓,所有教师均已完成为期一年的本部沉浸式跟岗培训。她提出“化育未来”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高质量陪伴激发内驱力,在自由中培养自觉,于“无用之学”中实现成长的大用。

作为小语种基地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校首批开设德语、法语、日语三个语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武汉外校校本课程有机融合。教学方式注重兴趣启蒙,所有学生将在社团活动中初步接触三种语言:德语与科技结合,日语融合礼仪文化,法语衔接艺术教育。这种跨语种、跨学科的启蒙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兴趣、拓展国际视野。

据悉,该校招生采用对口入学政策。近三年来,硚口区持续推进西部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扩容计划,规划建设17所中小学校。除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学校外,武汉英中新校区总投资2.6亿元,项目包括教学楼、配套教学用房、steam中心、素质拓展中心、报告厅、图书馆、游泳馆、室内运动馆、室外运动场、地下停车场等设施设备,拟办学48个班(约2400个学位),在国际教育板块打造“全国领先,华中翘楚”的教育品牌,助力硚口区汉江湾成为武汉一流的国际教育新地标。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