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之际,硚口区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土化路径,在各街道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童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持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年儿童托管培训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从娃娃抓起,在丰富假期生活的同时,使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暑假学堂”举办民族团结拓版画活动
7月10日,硚口区六角亭街道学堂社区组织的“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举办民族团结手工拓版画活动。
活动现场,小朋友认真挑选自己喜欢的民族图案,小心翼翼地在拓印材料上复刻出来,接着在纸上印刷出自己刻画的民族图案。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传统的手工拓版画技艺,更加深刻的感触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萌娃走进高校博物馆领略民族文化
7月17日上午,硚口区易家街道竹叶海社区组织辖区少年儿童来到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引导他们看展品、听讲解、亲身参与互动体验,用心去感受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作为我国第一座以“民族学博物馆”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里收藏了多样化的南方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看到这一件件古老而珍贵的文物、照片珍藏如同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大家仿佛推开了历史之门,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在多元文化的魅力中领悟着“美美与共”的奥义。
伴随着生动有趣的讲解,一群紧紧跟随讲解老师好学求问的少年儿童们,穿梭在“多彩民族”“椰风海韵”“工艺奇葩”“苗族服饰”等多个展厅,领略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民情,并通过虚拟现实、交互体验、查阅影像等现代化展示方式,多角度、全方位了解中华文化共同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童心“扇”舞非遗美
巧手共绘民族情
近日,硚口区宝丰街道葛洲坝社区联合万帮社工开展“童心‘扇’舞非遗美 巧手共绘民族情”漆扇手作体验活动,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领略漆扇艺术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强国少年的文化自信与创造力。
活动中,社工不仅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向学生们一一介绍了56个民族,带领现场学生们领略了我国56个民族的风采,倡导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制作过程中,社工鼓励学生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将自己喜欢的漆料滴入水中,随着不同颜色的漆料在水中晕染交错,学生们小心翼翼地将团扇浸入水中,又缓缓拿出水面形成一幅幅精美独特的艺术画。过程中,学生们惊叹不已,大家的脸上纷纷洋溢着雀跃的表情,兴奋地举起自己的扇子进行展示。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社区、走入青少年的心中,唤起了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汉口春天社区开展“民族大团结”教育课
7月17日上午,南苑坊小学来到硚口区汉口春天社区,为青少年空间暑期课堂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堂主题为“民族大团结”的教育课,何珣老师围绕“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听故事 学楷模”“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三个板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孩子们不断加深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识。
随后,老师在大屏幕上播放了歌舞表演《盛宴》,对表演中所展示的各民族服饰特色和肢体语言进行重点讲解,孩子们认真聆听、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课程最后,伴随着优美的琴声,老师现场教大家演唱《爱我中华》,孩子们稚嫩的歌声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祝福。
永茂社区暑期托管班点亮多彩假期
为丰富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硚口区汉正街永茂社区暑期托管班于近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授课活动。
在课堂上,授课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引人入胜的视频,向孩子们介绍了我国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习惯和传统艺术。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老师的讲解,积极参与互动,分享着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感受和体会。通过这种形式,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意识。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社区还特别安排了手工制作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服饰挂件等。
永茂社区暑期课堂负责人陈玲玲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暑期托管班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为培养国家的未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