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建设平安硚口!做好群众和企业的贴心人

2024-06-03 15:12 硚口发布  

近年来,在居民群众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监督和支持下,硚口区政法单位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忠诚履职、实干担当、敢斗善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平安答卷”。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综治中心+”工作法,让更多法治力量下沉一线,在全区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综治中心+法院联动联调。在中心设立“速裁庭”和“诉前调解室”,对疑难性纠纷进行联合调解,调解不成的,由速裁庭立案开庭,出具法律文书。运行以来累计调处案件2174件,现场审理39件。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解心暖心。在中心设立检察工作室,致力打造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强化法律监督、落实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运行以来,已成功调解5起案件,受理咨询案件15件。尤其今年4月,通过“一站式”运行、多元化联动,成功化解了一起长达七年的信访矛盾,快捷、高效地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综治中心+品牌调解室专业专长。建立完善“1+11+N”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打造11个街道调解委员会,组建调解组织18家,特邀调解员188名,覆盖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各专业领域,最大限度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截至目前调处家事矛盾55起,劳动争议纠纷186起、医疗纠纷93起。

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共享法庭为依托,整合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解纷力量,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交出了“以法治共享促基层善治”的营商答卷。以“便利”为前提。着力打造“司法便民圈”,在汉正商圈、硚口经济开发区等企业聚集区设立共享法庭,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获得网上立案、在线诉讼等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确保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以“共享”为精髓。组建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商会会长和特邀调解员参加的工作团队,建立法官联系指导制度,充分整合解纷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协同治理。会同区企业服务中心,通过融“庭”入“站”的方式,新增31家企业服务站共享法庭,实现共享法庭阵地升级,着力扩大矛盾纠纷化解“朋友圈”。以“智能”为关键。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诉源治理终端,凭借“一根网线、一块屏幕”,将各类解纷资源“串珠成链”,打造集在线调解、在线应诉等功能于一体的“云端”共享法庭。今年3月,通过“云上法庭”发出全市首例消费维权电子司法确认裁定书,真正实现了让企业、群众“足不出户”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秉公执法。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加强民生权益保障。及时审结涉教育、医疗、劳动等领域的民生案件,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身边事,保障百姓安居乐业。持续推动家事审判改革,与区妇联联合打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广大家庭提供多元化、公益性家庭指导教育服务,促进监护人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司法救助,努力让困难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度。强力推行执行攻坚。深化“荆楚雷霆”系列专项行动,以小标的涉民生案件为突破口,加大拘留、悬赏等执行措施的力度,坚决打击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同时深化执源治理,运用执前和解机制,引导当事人守约践诺,自动履行义务,让执行有力度更有温度,以公正高效能动执行及时兑现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去年累计执结案件11786件,执行到位金额13亿元。强化执法监督。依法受理涉市场主体控告申诉案件,积极运用公开听证、救助帮扶等措施,妥善解决市场主体诉求。组织执法监督员、法学会等专家,重点聚焦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案件开展全面自查、抽查和集中评查,持续提升办案质效。

坚持冲锋在前。聚焦“毒品、电诈、黄赌、侵财、黑恶”等违法犯罪,持续加大破案打击、隐患整治、街面巡逻力度,积极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治安状况稳中向好。积极发挥政法干警先锋模范作用,汉水桥街派出所一级警长邵楠、区交通大队一中队辅警韩靖分别荣获2023年度“武汉最美基层民警”“武汉最美基层辅警”。邵楠和同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建“邵楠先锋队”,整合各方力量,构建治理网络、培育辅助力量,形成一个多方参与的治理服务共同体,全年化解辖区矛盾纠纷392起,处置辖区求助警情102起,协助抓获涉毒人员7名,成功处置电诈预警指令108条,在社区内开展反诈小课堂宣讲96场,止损200余万元。韩靖于去年7月,纵身一跃跳入汉江,与热心群众陈才斌一起将一名轻生女子营救上岸,光荣登上中央政法委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这些充分彰显政法干警忠诚履职、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精神。


近年来,在居民群众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监督和支持下,硚口区政法单位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忠诚履职、实干担当、敢斗善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平安答卷”。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综治中心+”工作法,让更多法治力量下沉一线,在全区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综治中心+法院联动联调。在中心设立“速裁庭”和“诉前调解室”,对疑难性纠纷进行联合调解,调解不成的,由速裁庭立案开庭,出具法律文书。运行以来累计调处案件2174件,现场审理39件。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解心暖心。在中心设立检察工作室,致力打造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强化法律监督、落实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运行以来,已成功调解5起案件,受理咨询案件15件。尤其今年4月,通过“一站式”运行、多元化联动,成功化解了一起长达七年的信访矛盾,快捷、高效地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综治中心+品牌调解室专业专长。建立完善“1+11+N”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打造11个街道调解委员会,组建调解组织18家,特邀调解员188名,覆盖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各专业领域,最大限度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截至目前调处家事矛盾55起,劳动争议纠纷186起、医疗纠纷93起。

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共享法庭为依托,整合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解纷力量,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交出了“以法治共享促基层善治”的营商答卷。以“便利”为前提。着力打造“司法便民圈”,在汉正商圈、硚口经济开发区等企业聚集区设立共享法庭,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获得网上立案、在线诉讼等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确保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以“共享”为精髓。组建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商会会长和特邀调解员参加的工作团队,建立法官联系指导制度,充分整合解纷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协同治理。会同区企业服务中心,通过融“庭”入“站”的方式,新增31家企业服务站共享法庭,实现共享法庭阵地升级,着力扩大矛盾纠纷化解“朋友圈”。以“智能”为关键。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诉源治理终端,凭借“一根网线、一块屏幕”,将各类解纷资源“串珠成链”,打造集在线调解、在线应诉等功能于一体的“云端”共享法庭。今年3月,通过“云上法庭”发出全市首例消费维权电子司法确认裁定书,真正实现了让企业、群众“足不出户”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秉公执法。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加强民生权益保障。及时审结涉教育、医疗、劳动等领域的民生案件,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身边事,保障百姓安居乐业。持续推动家事审判改革,与区妇联联合打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广大家庭提供多元化、公益性家庭指导教育服务,促进监护人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司法救助,努力让困难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度。强力推行执行攻坚。深化“荆楚雷霆”系列专项行动,以小标的涉民生案件为突破口,加大拘留、悬赏等执行措施的力度,坚决打击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同时深化执源治理,运用执前和解机制,引导当事人守约践诺,自动履行义务,让执行有力度更有温度,以公正高效能动执行及时兑现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去年累计执结案件11786件,执行到位金额13亿元。强化执法监督。依法受理涉市场主体控告申诉案件,积极运用公开听证、救助帮扶等措施,妥善解决市场主体诉求。组织执法监督员、法学会等专家,重点聚焦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案件开展全面自查、抽查和集中评查,持续提升办案质效。

坚持冲锋在前。聚焦“毒品、电诈、黄赌、侵财、黑恶”等违法犯罪,持续加大破案打击、隐患整治、街面巡逻力度,积极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治安状况稳中向好。积极发挥政法干警先锋模范作用,汉水桥街派出所一级警长邵楠、区交通大队一中队辅警韩靖分别荣获2023年度“武汉最美基层民警”“武汉最美基层辅警”。邵楠和同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建“邵楠先锋队”,整合各方力量,构建治理网络、培育辅助力量,形成一个多方参与的治理服务共同体,全年化解辖区矛盾纠纷392起,处置辖区求助警情102起,协助抓获涉毒人员7名,成功处置电诈预警指令108条,在社区内开展反诈小课堂宣讲96场,止损200余万元。韩靖于去年7月,纵身一跃跳入汉江,与热心群众陈才斌一起将一名轻生女子营救上岸,光荣登上中央政法委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这些充分彰显政法干警忠诚履职、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精神。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