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发挥代表作用 弘扬抗疫精神

2020-12-28 10:12 长江日报  

未分类

3月7日,区人大代表和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下沉发展社区党员在抗疫一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硚口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代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书写了亮眼“答卷”。

在抗疫工作中,硚口区人大代工委吹响人大代表集结号,深入一线抗击疫情,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硚口地区285名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中,56人组织指挥所在部门参与疫情防控,72名一线代表积极投身抗疫一线,61名企业代表组织复工复产复市。各级代表个人捐款累计300余万元,组织所在单位(协会)捐款捐物合计4103.24万元。邱华威、董骏武等2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名代表受到市、区表彰。

未来,硚口区代工委将继续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为奋力推动英雄城市疫后重振、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

■ 邱华威:吹响“住”街战疫集结号

“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硚口区六角亭街工委书记邱华威表示,连续两个月的“住”街战疫,就是靠这股信念支撑下来的。

疫情期间,邱华威织就防控“预警网”,织密防控“隔离网”,织牢防控“保障网”。在“三张网”工作模式下,六角亭街老三栋小区104户居民零感染、零疑似。同时,统筹街道、社区、下沉单位、物业和志愿者470余人,成立9个临时党支部和44支群众工作队,全覆盖保障辖区7400余户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药箱子”。发动辖区“医盟”“益盟”“商盟”等单位捐赠防护用品万余件、封控挡板千余件,大大缓解医疗资源极度紧缺的危机状况。

■ 董骏武:为血透患者撑起“生命方舟”

“我坚守在这里,是因为我的病人在这里,这是医者的初心。”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肾病内科董骏武说。

疫情期间,董骏武紧急组建了新冠肺炎患者专用血透室。为来自全市的163位新冠肺炎透析患者提供了1200多人次的透析治疗,占全市13家新冠肺定点透析医院总工作量的23%。

作为人大代表,董骏武积极履行职责。针对我国慢性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却没有成熟的慢性病管理体系的现状,董骏武不仅带领科室团队亲自努力实践,在国内率先建立慢性病管理体系,还多次在人大会议上为硚口区成立慢性病管理质控中心建言献策。

■ 梁明华:完善疫情数据管理闭环

“我是有防疫经验的老疾控队员了,我得到最前线去参加战斗。”硚口区卫生健康局副调研员梁明华说。

疫情期间,梁明华始终走在抗疫一线。主管综合组工作期间,完善了综合组与区指挥部数据统计工作流程,硚口区疫情数据很快实现高效统一。主管发热门诊的督导工作期间,完善发热病人发现—接诊—筛查—转诊—上报管理闭环。24小时发热门诊就诊量由高峰时的一天3000多人,降至个位数。参与复工复产复学工作期间,组织卫生监督人员、消杀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直接为56家企业提供服务,保证复工复产的顺利进行。

■ 曹燕:集结数字力量夺取战疫胜利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疫情期间,以曹燕为首的硚口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大数据信息小组全方位开展数字抗疫工作。

面对数据处理工作任务繁重的难题,曹燕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运用武汉市新冠肺炎患者核查“1.23专项工作系统”平台,形成数据采集、分析、跟踪、监测、预警闭环系统。为加速患者分级分类诊断救治,曹燕和数据信息小组同志对临床诊断、疑似病例累计和新增人员名单进行处理,分析患者收治情况,为有序开展防疫工作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代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将重点做好换届选举、代表培训学习、“三进”工作、代表小组活动和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方面的工作,以更好的传达民意、解决民困。

文/李放军 詹鸥 杨蔚 吴思

图/硚口区委宣传部

3月7日,区人大代表和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下沉发展社区党员在抗疫一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硚口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代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书写了亮眼“答卷”。

在抗疫工作中,硚口区人大代工委吹响人大代表集结号,深入一线抗击疫情,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硚口地区285名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中,56人组织指挥所在部门参与疫情防控,72名一线代表积极投身抗疫一线,61名企业代表组织复工复产复市。各级代表个人捐款累计300余万元,组织所在单位(协会)捐款捐物合计4103.24万元。邱华威、董骏武等2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名代表受到市、区表彰。

未来,硚口区代工委将继续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为奋力推动英雄城市疫后重振、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

■ 邱华威:吹响“住”街战疫集结号

“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硚口区六角亭街工委书记邱华威表示,连续两个月的“住”街战疫,就是靠这股信念支撑下来的。

疫情期间,邱华威织就防控“预警网”,织密防控“隔离网”,织牢防控“保障网”。在“三张网”工作模式下,六角亭街老三栋小区104户居民零感染、零疑似。同时,统筹街道、社区、下沉单位、物业和志愿者470余人,成立9个临时党支部和44支群众工作队,全覆盖保障辖区7400余户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药箱子”。发动辖区“医盟”“益盟”“商盟”等单位捐赠防护用品万余件、封控挡板千余件,大大缓解医疗资源极度紧缺的危机状况。

■ 董骏武:为血透患者撑起“生命方舟”

“我坚守在这里,是因为我的病人在这里,这是医者的初心。”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肾病内科董骏武说。

疫情期间,董骏武紧急组建了新冠肺炎患者专用血透室。为来自全市的163位新冠肺炎透析患者提供了1200多人次的透析治疗,占全市13家新冠肺定点透析医院总工作量的23%。

作为人大代表,董骏武积极履行职责。针对我国慢性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却没有成熟的慢性病管理体系的现状,董骏武不仅带领科室团队亲自努力实践,在国内率先建立慢性病管理体系,还多次在人大会议上为硚口区成立慢性病管理质控中心建言献策。

■ 梁明华:完善疫情数据管理闭环

“我是有防疫经验的老疾控队员了,我得到最前线去参加战斗。”硚口区卫生健康局副调研员梁明华说。

疫情期间,梁明华始终走在抗疫一线。主管综合组工作期间,完善了综合组与区指挥部数据统计工作流程,硚口区疫情数据很快实现高效统一。主管发热门诊的督导工作期间,完善发热病人发现—接诊—筛查—转诊—上报管理闭环。24小时发热门诊就诊量由高峰时的一天3000多人,降至个位数。参与复工复产复学工作期间,组织卫生监督人员、消杀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直接为56家企业提供服务,保证复工复产的顺利进行。

■ 曹燕:集结数字力量夺取战疫胜利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疫情期间,以曹燕为首的硚口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大数据信息小组全方位开展数字抗疫工作。

面对数据处理工作任务繁重的难题,曹燕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运用武汉市新冠肺炎患者核查“1.23专项工作系统”平台,形成数据采集、分析、跟踪、监测、预警闭环系统。为加速患者分级分类诊断救治,曹燕和数据信息小组同志对临床诊断、疑似病例累计和新增人员名单进行处理,分析患者收治情况,为有序开展防疫工作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代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将重点做好换届选举、代表培训学习、“三进”工作、代表小组活动和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方面的工作,以更好的传达民意、解决民困。

文/李放军 詹鸥 杨蔚 吴思

图/硚口区委宣传部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