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振奋!鼓舞!提气!硚口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024-01-21 19:40 硚口发布  

1月19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参加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硚口代表团会议,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程用文代表说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要求,大干快干实干,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奋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过去一年,硚口区克难奋进、比学赶超,经济运行加快回升,民生事业加快改善,城市面貌加快变化。希望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加快转型闯关,做优现代商贸,做强健康服务,做大数字经济。要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做好创新创业特色街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区。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经营主体创造性,擦亮“对内搞活看汉正街”名片。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老工业区生态修复,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

苏海峰代表说

今年的报告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是,武汉第八个进入全国“2万亿”俱乐部,城市能级跃升,彰显了武汉续写英雄城市新篇章的豪迈气概。报告要求主城区转型提质,做强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3次提到汉正街,为复兴硚口、再续“商脉之源,城市之根”辉煌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极大增强了67万硚口人奋发图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的信心决心。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加速优势挖掘、创造、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以城市更新提升功能品质,以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区,以共同缔造建设幸福城区,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城市更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三大先行示范区”,加快硚口复兴、重塑硚口辉煌。

刘继红代表说

加快“同济健康城”建设,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科技事业发展,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省市高度重视,同济已入选委省共建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地利”是硚口区重点关注,举办“同济健康城”战略发布会,联合成立武汉同济产业科创中心。“人和”是近几年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积极性空前高涨。建议下一步,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配套制度,服务企业、团队及专家推进成果转化,做好样板项目;二是加强管理人才、团队培养,提升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成果转化水平,拓展渠道积极聘用引进管理人才;三是市区加大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加速项目孵化发展;四是支持同济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做强同济龙头地位。

周志刚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从十个方面部署了2024年工作,其中第一方面就是“奋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充分说明市政府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作为一家科技服务企业,普罗格备受鼓舞,充满信心。一是加大对本地数字经济技术公司的支持力度。从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聚焦深化区域协作和产业合作,加大对本地数字技术企业合作的推荐与推广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加大中心城区产业数字化发展力度,更快地推动中心城区主产业数字化升级。三是围绕链长企业加大数字化支持力度,支持鼓励本地数字技术企业深度参与,做好产业链数字化升级规划、部署与落地应用。

张波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档升级汉正街特色街区”。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四大转型”推动汉正街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退出低端市场,发展高端业态;城市转型,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功能品质;治理转型,守住消防安全底线,治理交通物流秩序;发展质效转型,促进“纳统”“纳税”。建议:一是加强汉正街转型升级组织领导,组建由市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二是支持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地铁13号线、汉正阳台、跨江步行桥、“人字形”中央绿轴等建设。三是支持汉正街城市更新、产业招商等工作。

陈军代表说

随着硚口西部全面进入“后城中村时期”,推进城中村产业用地供地、尽早实现产业综合开发利用成为当前首要目标。汉江湾地区作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城市副中心,拥有丰富的“城中村”产业用地资源,建议一是将汉江湾区域建设成为中心城区中的市级创新发展示范区,强化顶层设计,同步推进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确定主导产业;二是在汉江湾区域现有绿化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既落实生态优先和绿色保护的要求,同时实现“在保护中使用”和合理开发文化旅游等项目的目标;三是进一步优化汉江湾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节点,尽快调整上下匝道,优化施工方案,解决汉江湾区域“上不去、下不来”的问题。


1月19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参加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硚口代表团会议,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程用文代表说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要求,大干快干实干,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奋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过去一年,硚口区克难奋进、比学赶超,经济运行加快回升,民生事业加快改善,城市面貌加快变化。希望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加快转型闯关,做优现代商贸,做强健康服务,做大数字经济。要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做好创新创业特色街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区。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经营主体创造性,擦亮“对内搞活看汉正街”名片。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老工业区生态修复,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

苏海峰代表说

今年的报告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是,武汉第八个进入全国“2万亿”俱乐部,城市能级跃升,彰显了武汉续写英雄城市新篇章的豪迈气概。报告要求主城区转型提质,做强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3次提到汉正街,为复兴硚口、再续“商脉之源,城市之根”辉煌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极大增强了67万硚口人奋发图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的信心决心。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加速优势挖掘、创造、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以城市更新提升功能品质,以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区,以共同缔造建设幸福城区,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城市更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三大先行示范区”,加快硚口复兴、重塑硚口辉煌。

刘继红代表说

加快“同济健康城”建设,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科技事业发展,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省市高度重视,同济已入选委省共建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地利”是硚口区重点关注,举办“同济健康城”战略发布会,联合成立武汉同济产业科创中心。“人和”是近几年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积极性空前高涨。建议下一步,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配套制度,服务企业、团队及专家推进成果转化,做好样板项目;二是加强管理人才、团队培养,提升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成果转化水平,拓展渠道积极聘用引进管理人才;三是市区加大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加速项目孵化发展;四是支持同济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做强同济龙头地位。

周志刚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从十个方面部署了2024年工作,其中第一方面就是“奋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充分说明市政府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作为一家科技服务企业,普罗格备受鼓舞,充满信心。一是加大对本地数字经济技术公司的支持力度。从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聚焦深化区域协作和产业合作,加大对本地数字技术企业合作的推荐与推广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加大中心城区产业数字化发展力度,更快地推动中心城区主产业数字化升级。三是围绕链长企业加大数字化支持力度,支持鼓励本地数字技术企业深度参与,做好产业链数字化升级规划、部署与落地应用。

张波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档升级汉正街特色街区”。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四大转型”推动汉正街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退出低端市场,发展高端业态;城市转型,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功能品质;治理转型,守住消防安全底线,治理交通物流秩序;发展质效转型,促进“纳统”“纳税”。建议:一是加强汉正街转型升级组织领导,组建由市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二是支持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地铁13号线、汉正阳台、跨江步行桥、“人字形”中央绿轴等建设。三是支持汉正街城市更新、产业招商等工作。

陈军代表说

随着硚口西部全面进入“后城中村时期”,推进城中村产业用地供地、尽早实现产业综合开发利用成为当前首要目标。汉江湾地区作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城市副中心,拥有丰富的“城中村”产业用地资源,建议一是将汉江湾区域建设成为中心城区中的市级创新发展示范区,强化顶层设计,同步推进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确定主导产业;二是在汉江湾区域现有绿化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既落实生态优先和绿色保护的要求,同时实现“在保护中使用”和合理开发文化旅游等项目的目标;三是进一步优化汉江湾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节点,尽快调整上下匝道,优化施工方案,解决汉江湾区域“上不去、下不来”的问题。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