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义诊7万公里,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

2023-08-16 12:30 湖北日报 文明湖北 硚口发布  

近日,中央宣传部下发通知,公布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武汉市推荐的杜荣辉上榜。

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服务标兵名单

(共100名)

起早贪黑,自驾数小时到偏僻乡镇,她自费为贫困老乡买药;长达14年的义诊之路,义诊7万公里,医治患者超4000人次,她从不失约;做好“传帮带”,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她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

她叫杜荣辉,53岁的她是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武汉市呼吸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曾获得“荆楚楷模”“武汉楷模”“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等荣誉与称号。

55岁的吴女士去年被确诊为肺癌早期,接受了手术,前不久她因咳嗽检查又见肺上阴影,自认为肺癌复发,惶恐不已,求助于武汉市肺科医院。细询近日生活,专家杜荣辉主任发现端倪,这原来是一种“吃出来”的肺炎,专家让吴女士停掉一种保健品,近日再查,阴影全无,患者连连称奇。

杜荣辉表示,“希望发挥专业所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让更多因病致贫的家庭看到希望。”

通城县是杜荣辉的家乡。2009年春节期间,一位女病人找到杜荣辉家里,这个病人被诊断为结核病后,一年多花费上万元治病,不堪重负,请求杜荣辉免费为她看看。杜荣辉悉心查看她的CT片,推测患者可能患的是尘肺,紧急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将患者接到武汉治疗。

“像这样的肺科病人在通城县还有很多,他们一般经济条件较差,难以及时得到治疗。我想为家乡人做点事情,义诊成了我的不二选择。”杜荣辉说。

于是从2009年开始,杜荣辉风雨无阻,每个月自驾往返通城县为村民义诊,履行着 “无言约定”。义诊不收一分钱,路费、油费都是她自己掏腰包,杜荣辉还自费买药送给贫困患者,让数千病人“涅槃重生”,让因病返贫的家庭重拾生活希望,这一坚持便是14年。

杜荣辉说,医者,是健康所系,是性命相托,学有所用,心里才踏实。14年来,杜荣辉累计总义诊里程达7万公里,医治患者超4000人次。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在为贫困地区患者义诊的同时,杜荣辉注重培养和帮助当地医务人员,通过线上建微信群,24小时随时为基层医务人员答疑解惑;深入随州、恩施、黄石、荆州、襄阳、孝感等地,以病案讨论、查房会诊、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基层医务人员带去最基础实用的医疗技术,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肺部疑难疾病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2019年,武汉市肺科医院“杜荣辉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成立。“医院323余名志愿者,轮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百姓。”杜荣辉说。

十余年如一日奔赴乡村,坚持义诊行医者仁心,杜荣辉用志愿服务传递榜样力量,做好“传帮带”,用实际行动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健康是人民永恒的追求,改善就医体验没有止境。杜荣辉14年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目前,“杜荣辉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依托医院专科优势,活跃在义诊、护理服务、健康宣教等志愿服务中,通过实际行动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动力源。

近日,中央宣传部下发通知,公布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武汉市推荐的杜荣辉上榜。

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服务标兵名单

(共100名)

起早贪黑,自驾数小时到偏僻乡镇,她自费为贫困老乡买药;长达14年的义诊之路,义诊7万公里,医治患者超4000人次,她从不失约;做好“传帮带”,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她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

她叫杜荣辉,53岁的她是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武汉市呼吸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曾获得“荆楚楷模”“武汉楷模”“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等荣誉与称号。

55岁的吴女士去年被确诊为肺癌早期,接受了手术,前不久她因咳嗽检查又见肺上阴影,自认为肺癌复发,惶恐不已,求助于武汉市肺科医院。细询近日生活,专家杜荣辉主任发现端倪,这原来是一种“吃出来”的肺炎,专家让吴女士停掉一种保健品,近日再查,阴影全无,患者连连称奇。

杜荣辉表示,“希望发挥专业所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让更多因病致贫的家庭看到希望。”

通城县是杜荣辉的家乡。2009年春节期间,一位女病人找到杜荣辉家里,这个病人被诊断为结核病后,一年多花费上万元治病,不堪重负,请求杜荣辉免费为她看看。杜荣辉悉心查看她的CT片,推测患者可能患的是尘肺,紧急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将患者接到武汉治疗。

“像这样的肺科病人在通城县还有很多,他们一般经济条件较差,难以及时得到治疗。我想为家乡人做点事情,义诊成了我的不二选择。”杜荣辉说。

于是从2009年开始,杜荣辉风雨无阻,每个月自驾往返通城县为村民义诊,履行着 “无言约定”。义诊不收一分钱,路费、油费都是她自己掏腰包,杜荣辉还自费买药送给贫困患者,让数千病人“涅槃重生”,让因病返贫的家庭重拾生活希望,这一坚持便是14年。

杜荣辉说,医者,是健康所系,是性命相托,学有所用,心里才踏实。14年来,杜荣辉累计总义诊里程达7万公里,医治患者超4000人次。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在为贫困地区患者义诊的同时,杜荣辉注重培养和帮助当地医务人员,通过线上建微信群,24小时随时为基层医务人员答疑解惑;深入随州、恩施、黄石、荆州、襄阳、孝感等地,以病案讨论、查房会诊、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基层医务人员带去最基础实用的医疗技术,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肺部疑难疾病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2019年,武汉市肺科医院“杜荣辉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成立。“医院323余名志愿者,轮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百姓。”杜荣辉说。

十余年如一日奔赴乡村,坚持义诊行医者仁心,杜荣辉用志愿服务传递榜样力量,做好“传帮带”,用实际行动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健康是人民永恒的追求,改善就医体验没有止境。杜荣辉14年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目前,“杜荣辉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依托医院专科优势,活跃在义诊、护理服务、健康宣教等志愿服务中,通过实际行动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动力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