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厉害了,硚口非遗丨用一片叶子绘一整个世界

2023-04-18 17:02 硚口发布 区文化馆  

综合

以叶为纸,以墨当色

他赋予枯叶新的生命力

变成如绸如缎的“画布”

他将匠心与自然融合

变幻出绝妙的画作

本期“厉害了,硚口非遗”,走进武汉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叶画,听听武汉叶画创始人刘义桥背后的故事。

叶画是集自然与艺术为一体、生命与绘画相融合,人与自然更和谐的一种独特的绿色环保艺术。叶画发轫于2500年前古印度《贝叶经》,在菩提叶上书经作画,石墨刻染,留下璀璨的古老文明。随着时光流逝,这一文化遗产也逐渐流失,国外也已经失传。

为了挖掘这一人类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并使它发扬光大,武汉叶画创始人刘义桥先生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研究、发展,创立了中国叶画艺术。

刘义桥制作的叶画突破了绘画界“方框方画”的传统格局。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据介绍,刘义桥独创“内圆外方,方圆结合”的视觉效应理念,让人在叶与画的有机结合中强烈感受到叶中有画、画中有叶、叶外无画胜有画的三维境界。它是利用叶片的自然形状、色彩、纹理、茎脉、褶皱、破损来随类依势作画,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之作,谓之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艺术再现。

为了采集叶子,刘义桥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甚至异国他乡,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改良测试,研究叶子的防腐技术,又花了两年多摸索出合适的颜料和技法。

一片树叶要经过防腐、防霉、防干、防裂、修形剪补、扯皮拉筋等20多道工序才能作画,叶画才得以随意弯曲,制成卷轴。山水、动物、人物、花鸟……经过刘义桥的一番雕琢,最后都能活灵活现跃然于树叶之上。

当前,刘义桥在武汉市第一聋校、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办班讲学,传授技艺。在活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探索新路,产生了较好的效益,收到社会广泛关注,叶画被誉为“绿色艺术”“环保书画”。2016年,刘义桥被武汉市文化局命名为“叶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一树一天地,一叶一世界。叶子虽小,但在刘义桥的细致描绘下,视觉空间被进一步拓宽。叶画的传承,让掉落的叶子不只是记录生活的载体,更成为一种值得细品和珍藏的艺术。

以叶为纸,以墨当色

他赋予枯叶新的生命力

变成如绸如缎的“画布”

他将匠心与自然融合

变幻出绝妙的画作

本期“厉害了,硚口非遗”,走进武汉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叶画,听听武汉叶画创始人刘义桥背后的故事。

叶画是集自然与艺术为一体、生命与绘画相融合,人与自然更和谐的一种独特的绿色环保艺术。叶画发轫于2500年前古印度《贝叶经》,在菩提叶上书经作画,石墨刻染,留下璀璨的古老文明。随着时光流逝,这一文化遗产也逐渐流失,国外也已经失传。

为了挖掘这一人类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并使它发扬光大,武汉叶画创始人刘义桥先生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研究、发展,创立了中国叶画艺术。

刘义桥制作的叶画突破了绘画界“方框方画”的传统格局。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据介绍,刘义桥独创“内圆外方,方圆结合”的视觉效应理念,让人在叶与画的有机结合中强烈感受到叶中有画、画中有叶、叶外无画胜有画的三维境界。它是利用叶片的自然形状、色彩、纹理、茎脉、褶皱、破损来随类依势作画,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之作,谓之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艺术再现。

为了采集叶子,刘义桥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甚至异国他乡,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改良测试,研究叶子的防腐技术,又花了两年多摸索出合适的颜料和技法。

一片树叶要经过防腐、防霉、防干、防裂、修形剪补、扯皮拉筋等20多道工序才能作画,叶画才得以随意弯曲,制成卷轴。山水、动物、人物、花鸟……经过刘义桥的一番雕琢,最后都能活灵活现跃然于树叶之上。

当前,刘义桥在武汉市第一聋校、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办班讲学,传授技艺。在活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探索新路,产生了较好的效益,收到社会广泛关注,叶画被誉为“绿色艺术”“环保书画”。2016年,刘义桥被武汉市文化局命名为“叶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一树一天地,一叶一世界。叶子虽小,但在刘义桥的细致描绘下,视觉空间被进一步拓宽。叶画的传承,让掉落的叶子不只是记录生活的载体,更成为一种值得细品和珍藏的艺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