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后,一年级学生自觉整理、擦拭课桌椅。
四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清除花坛里的垃圾。
在“云端农场”,看到自己种植的蔬菜长势喜人,学生们开心极了。
牧乐场里,五年级学生用采摘的新鲜菜叶喂养兔子。
花房里,学生们对水培植物进行养护。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摄
从学生入校起,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一二年级的学生午餐后用酒精纸给桌椅消毒;三四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我的校园我包干”活动;五六年级围绕“劳动最光荣”,体验养殖、种植的辛劳与乐趣。
开学以来,硚口区行知小学的“劳动美 实践行”活动在各年级学生中受到热捧,学生们纷纷抢活儿干。
低年级:擦桌理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好,吃完午餐的同学,请拿出酒精湿纸巾,给自己的课桌椅洗个脸,消个毒!”11月27日中午,硚口区行知小学一(1)班班主任陈莉莉守着学生们用完午餐后,动员大家开展午间劳动。
只见学生们马上行动,从桌面到桌脚,从座板到椅背,连缝隙和螺丝都不遗漏。“我在家里也帮妈妈干活,擦桌子、扫地什么的,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生匡咪妮将自己的桌椅擦拭干净后,还主动帮旁边的男生整理书本,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据悉,开学近3个月,这一环节已成为该班约定俗成的“班规”。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广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该校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开展“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整理书包”“我会自己整理床铺”“我会自己系鞋带”“我会自己系红领巾”等一系列活动。待到学期末,每个学生可自选一项做得好的劳动项目,参加班级组织的比赛,各班根据比赛结果,评选班级“劳动之星”。
中年级:包干到班,争当快乐小帮手
11月30日上午,大课间时段,该校四(1)班的几位学生放弃了游戏活动,拎着垃圾收纳袋来到校园一隅——行知廊,钻进花坛里清理散落于其间的垃圾。
“小心点,别伤到花草!”为了捡到靠近学校院墙的几个方便盒,女生吴若岑和小伙伴们小心翼翼地寻找下脚处。吴若岑说,行知廊是学校最美的一个文化角,也是他们班的“包干区”,每天都有同学来巡查、保洁。由于靠近社区,又是透绿围墙,总有一些路人将果皮、烟头、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等随手扔进花坛里,影响校园环境。
对此,孩子们由衷地发出呼吁:“美丽校园不仅是行知少年的校园,她就像一颗镶嵌在社区里的宝石,需要大家共同爱护。”
在学校,他们争当有责任心的“小帮手”;回到家,他们乐做有感恩之心的“小当家”。学校通过开展“今天我当家”摄影作品展,鼓励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家帮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拍下劳动场景,留下成长的印记。
高年级:种菜养兔,体验劳动最光荣
来到行知小学顶楼,你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云端农场”里不仅有一畦畦的萝卜,一片片的白菜,还有黄澄澄的柑橘、红彤彤的杮子,三五只小兔在“牧乐场”里悠闲地吃着菜叶,一群鸟儿棸集在“悦鸟林”里放声歌唱……
“这里的兔子是我们轮流养的,兔子吃的菜是我们一起种的。”五(4)班学生赵昱雅麻利地采摘下部分外围的菜叶,投进饲养盆中,看着兔子们争相抢食,大家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为了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几年前创设了“云端农场”。随着劳动教育的深入,“云端农场”进一步发挥实践功能,五六年级每个班级认领一块区域,在老师、花匠的指导下开展种植、养殖、护绿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劳动的辛劳与乐趣。
该校校长鄢明丹表示,后期学校还将分年级举行“我能行”劳动技能大比武,在“我能行”劳动技能大比武中获胜的选手,将获得“劳动小能手”称号并颁发劳动奖章,激励学生们弘扬热爱劳动的美德。
专家说
行知小学的校园农场办得很有特色和意义,通过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栽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果、蔬菜,能拉近学生们与自然的距离;通过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生物生长过程,能培养学生们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毅力,提高同学们开展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团队合作精神。这项活动的开展,能极大培养和激发同学们爱劳动的热情,真正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博导江明喜
家长说
孩子在学校参加“劳动美”实践活动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回家后自己的事情都尽量自己做。自己换鞋子、洗手,吃饭前还知道帮家长把碗筷摆好,吃完饭会把自己的餐具放进厨房。周末还会主动要求和我们一起做家里的卫生。正如陶行知《自立歌》中所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感谢学校开展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不仅会学习,还会劳动。
——硚口区行知小学一(1)班匡咪妮家长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王雯婷 李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