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孝老爱亲、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当这些词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您一定很好奇,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陈丹阳是硚口环卫公司四部的一名垃圾压缩车司机,30年前从老家仙桃来到武汉打工,他贩过鱼、踩过麻木、卖过大米、打过零工,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认识的人都说,他一身正气,仿佛有使不完的劲,走到哪里就把正能量传播到哪里。
陈丹阳,是硚口环卫公司四部的一名垃圾压缩车司机,单位提供的简易房,就是他的宿舍。
“出门上班,一下班就可以做饭吃。以前我跟我老婆在这上面住,丫头在后面那住。”
这个10余平方的小空间被陈丹阳隔成了里屋和外屋,收拾得整整齐齐。屋外仓库的屋顶上,整排的盆栽生机盎然。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生活细致、心思细腻的男人,当年在公交车上面对8个劫匪时,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当时我是从乡里到仙桃,车上有8个拦路抢劫的,拦路抢劫的人把乘客的头发一抓,匕首比着胸前,一个个地搜荷包。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就瞟了一眼,他们就打,我说你们要钱就莫打人。他就过来,拿匕首对着我,当时我年轻,哪看得他们那个样子呢,我当时把他撇到地上了,撇到地上之后他们就都围拢来了,胳膊捅了18刀两个对穿,我这个牙齿也搞掉了,整个袖子全部是拿剪刀剪下来的。”
1992年,仙桃市委、市政府授予他“见义勇为治安积极分子”光荣称号。1994年,陈丹阳与妻子从湖北仙桃老家来到武汉谋生,1996年,夫妻俩租住在硚口区汉正街燕山社区。他白天卖米,晚上跑麻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独居的七旬老人孙桂英有了交集。
“刚开始她身体还蛮好,一摔就瘫了,在家里瘫了4年。因为她上厕所不方便,我要把她扶起来上厕所,当时她一个老太婆我总还是不好意思,她说没事,你把我当你的老娘,我把你当我的儿子,到后来就搞习惯了,无所谓。”
每天的早餐,陈丹阳送到老人床前。为了增强营养,每隔两天还为她煨汤。平时端屎端尿,他丝毫不嫌弃。孙婆婆多次想把自己的房产赠予陈丹阳,却被陈丹阳一再谢绝。
这么多年,陈丹阳一家一直租房住。但不管搬到哪儿,他总是能跟附近的街坊们打成一片。屋外的小仓库里摆满了各种维修工具,自己驾驶的垃圾压缩车出了问题、居民的家用物品、电器,都是他来修。谁家有什么小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陈丹阳。
陈丹阳邻居
“不管老的少的,帮忙帮的跑都跑不赢。”
不光是有好手艺,陈丹阳还有一副热心肠。看到老人坐在街头游园冰冷的椅子上,他把平时收集的“暖心”泡沫坐垫拿出来,人手一张。
“做习惯了,像跟自己家的老人准备是一样的,把别人家老人当自家的老人,是一回事。”
陈丹阳总说自己闲不住,这些小事,他“随手”就做了,算不得什么。当年孙婆婆给的房子,陈丹阳拒绝了,但另一位邻居送的礼物,他收下了。
“这是街坊大姐帮忙织的,穿的挺暖和,穿了有几年了。”
真心换真心,可能这就是对陈丹阳最好的回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