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了,让孩子顺利入学!”
9月3日上午,在武汉市优抚医院,6岁的孤独症儿童明明(化名)在专家组的联合诊断下完成了残疾评定。拿到这份“迟到”的入学证明,明明的妈妈感激地握住了硚口区残联工作人员的手连声致谢。
每一个残疾孩子
都是“折翼的天使”
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9月9日,硚口区残联工作人员把残疾人证送到家属手中
这个开学季,硚口区残联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准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安置工作,保障残疾儿童享有公平的教育。
get暖心故事
明明家在硚口区汉水桥街道,今年到了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他的妈妈在7月底来到硚口区残联咨询办理残疾证的相关手续,为孩子就读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做准备。
按照区残联工作人员的详细提示,明明的妈妈将办理残疾证的资料上报社区、街道审核。
不想在8月初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全市残疾评定工作暂停
明明的残疾评定也随之延后
眼看学校报名截止日期在即,孩子的残疾证办理却按下了“暂停键”,明明的妈妈十分着急。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区残联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和区教育局取得联系,积极沟通明明的入学残疾证明事宜,经多次协调,决定由硚口区残联开具办理残疾人证的介绍信,暂时作为明明的入学残疾证明,确保按时报名。
随后,区残联工作人员多次与定点评残医疗机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早日为明明办理残疾评定。同时,与明明的妈妈每天保持微信联系,随时关注孩子的入学进展情况。
随着本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残疾评定工作恢复正常
9月3日,明明在武汉优抚医院顺利完成残疾评定。
为尽快给明明核发残疾证,区残联和街道、社区充分沟通,本着保护未成年儿童隐私的原则,省去了评残结果需在社区公示的环节,进一步缩短了办证时间。
精准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贴心关爱,点燃家庭希望
化解难题,托举求学梦想
让“折翼的天使”
沐浴更多教育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