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引进,党建跟进
产业发展到哪里
党的组织和工作
就跟进到哪里
今年以来,硚口区以全市推进产业集聚区“党建引领、融合赋能”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强党建引领产业集聚区发展↓↓↓
锚定目标
新兴领域党建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市场繁荣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精准精细、高质高效
给力行动
建强组织体系、优化服务体系、创新运行体系、强化机制引领,统筹推动职能部门资源在集聚区整合、服务在集聚区提升、项目在集聚区落地。
试点工作
以汉正街、六角亭街和宝丰街、汉中街为核心区,先试先行推进“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集聚区”“同济健康城服务业集聚区”两个试点的建设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江城红领驿站”并投入使用。
以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集聚区
为样本
全力打造“党建+营商环境”
的“硚口样板”
硚口区亮出
16字“产业集聚区党建工作法”
↓↓↓
党建引领 组织聚力
精准服务 赋能融合
一
党建引领“立起来”
坚持党建引领发展
是汉正街市场发展的“传统”
形成了“不看品牌看党牌”的
示范效应
“十四五”期间,汉正街将瞄准“汉口之根、武汉之心、世界之窗”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世界级滨水中央服务区。
及时跟进新兴领域、新就业群体,加强党建引领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以汉正街、六角亭街为核心的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集聚区在全市率先试点。
集聚区全力发展现代商贸、时尚创意、现代金融“三大主导产业”,涵盖了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等10余类产业业态。
今年4月,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集聚区的党建主阵地——“江城红领驿站”正式“开门迎客”。
聚焦这个新阵地
所在位置:硚口区中山大道与民意四路交会处
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空间设置:“六站三室一馆一广场”11个特色空间,主要包括党群工作站(流动党员之家)、企业服务站、便民服务站(零工人员之家)、人才服务站、法律服务站、精神补给站、商务洽谈室、网络直播室、谈心说事室,以及政治生活馆、红领广场。
阵地功能:主动服务集聚区内3万多个市场主体和职工群众,积极推动资源集聚、功能集成、服务集约,实现各类服务“一站式”通办。
运营情况:启用3个多月以来,已举办各类服务活动70余场,通过“全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真正实现建起来、用起来、火起来。前来打卡的武汉乃至“1+8”城市圈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络绎不绝,已成为“党建网红打卡地”。
二
组织聚力“强起来”
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硚口建立集聚区“综合党委——产业党建联盟——两新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发挥综合党委的核心作用和三大产业党建联盟的纽带作用,全面统领集聚区26个产业党组织和44个其他领域党组织。
△武汉药学会深入汉正街集聚区开展“党建惠民生,健康联万家”主题活动,并在红领广场重温入党誓词。
第1级:集聚区综合党委
硚口区委书记担任“第一书记”,相关街道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书记、副书记,吸纳集聚区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商务楼宇、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等14人担任党委委员。
组建“红色领航员”党建指导团,形成“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的工作格局。
第2级:产业党建联盟
探索组建现代商贸、时尚创意、现代金融等三大主导产业党建联盟,制定联盟章程,确立5个目标、健全5项机制,将分散在集聚区的所有产业党组织有效凝聚起来。
发挥龙头企业链接上下游市场主体多、辐射力凝聚力强等优势,带动联盟成员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抱团式”产业发展雁阵效应。
第3级:集聚区两新党组织
坚持“示范引领、龙头带动”
形成集聚区两新党组织
创先争优、竞相奋进的生动局面
创建“双强六好”,培育选树品牌服饰广场党委等标杆型党组织。
推进“三亮三比”,引导党员亮身份、亮责任、亮承诺,比党性、比贡献、比业绩。
开展“五星创评”,命名表彰一批创业星、慈善星、诚信星、服务星、文明星。
△2021年6月1日,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集聚区工作部署会、综合党委联席会在区政府9楼会议室举行。
三
精准服务“活起来”
精准推出专业服务、公共服务、特色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市场繁荣、产业振兴~
硚口区探索建立集聚区资源整合机制,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生态“优”无止境。
Get这些给力行动
专业服务兴产业
○针对集聚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需求,创新组建“金牌店小二”专业服务团。
○确定7个职能部门为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的专属服务部门,配强专业力量。
○出台创新创业、纾困惠企等政策措施,建立“一事一议”、24小时直通服务等机制,推动惠企政策落实、重点项目落地。
公共服务优环境
○精准对接实际需求,形成集聚区56项服务项目清单。
○创新组建“首席服务官”公共服务团,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建立多方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平台、政策、党群、生活、文体等“五大服务”在集聚区落地。
○便民利企窗口、政务服务一体机、健康小屋等一批职能部门的服务资源和赋能项目及时落地。
特色服务创品牌
聚焦集聚区主导产业特点
集聚区特色服务“五大载体”
亮出来
○开展“德在汉正街”活动,引导241个党员经营户挂牌营业,放大“不看品牌看党牌”效应。
○开展“直播带销路”活动,建强淘宝直播基地,引导3万多市场主体“触网”营销。
○开展“跨境卖全球”活动,加快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建设,打通海外贸易新渠道。
○开展“服博树品牌”活动,做强汉派服装品牌,筹办第五届中国汉正街服装服饰博览会。
○开展“新青年联盟”活动,成立青年商会,凝聚“创二代”青春力量。
△2021年6月16日,汉正街集聚区综合党委举办企业问需座谈会。
四
赋能融合“转起来”
组织共建、平台共享、区域共治
硚口区推动集聚区
与街道社区融合发展
打造产业集聚区发展共同体
以组织链接促共建
◇以联席会议为主渠道,组织各领域党组织共研政策、共商治理、共解难题。
◇因地制宜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把支部建在专业市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协会商会、物业企业。
◇打造“流动党员之家”,为7个两新党组织“安家”,让289名流动党员“归家”。
◇开展“相约28,共展风华”主题活动,营造“来了就是汉正人,跟着组织一起干”的良好氛围。
以平台矩阵促共享
◇着力打造“1个主阵地+12个分站点”党群服务平台矩阵,就近就便满足多元化需求。
◇规范日常管理,组建“微笑百事达”运行服务团,将“江城红领驿站”打造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党组织活动、职工群众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以区域融合促共治
◇积极推动职能部门、街道社区资源和力量融入集聚区发展,两新组织和职工群众融入基层治理。
◇开展“四库”同建,动态完善特殊人才、志愿服务人员、特长服务人员、活动场所等信息数据库,同步录入线上平台,打造需求与资源自动匹配的智能化应用场景。
◇促进“三圈”互动,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积极构建企业“互助圈”、员工“朋友圈”、商居“公益圈”。
◇推动“多线”融合,双向整合资源、认领项目、联动服务,形成共建项目清单19项;组建“七彩连心桥”志愿服务团,龙腾置业、浙江鞋城等市场主体牵头组建7个特色志愿服务队,深度参与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业集聚添活力
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为集聚区发展
注入红色动能
全面开启硚口复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