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视频剪辑 张晓寒
通讯员 詹鸥 刘勋海
实习生 季智聪 张李
一男子办理房屋解押,拿出的《不动产登记证明》竟是假证,审批窗口工作人员火眼金睛识破,为银行避免了200多万元的损失。8月3日,极目新闻记者从硚口区获悉,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平台,硚口不动产登记大厅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实时对比真实证照影像件,让假证无处遁形。
事情要从7月14日硚口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受理的一份材料说起。7月14日,夏先生与其同伴2人来到硚口不动产登记大厅,咨询全市通办,欲办理位于东湖风景区的房屋解押事宜,并取号办理,待其来到窗口,其同伴拿出申请必要材料《不动产登记证明》、《申请表》、《不动产登记授权委托书》、《结清证明》。工作人员为其初步审核资料,刚接到《不动产登记证明》,就发现了疑点,男子手持的这个证明虽然纸上纹路较为真实,但纸质略有差异。
带着心里的疑惑,为保护相关权利人信息,工作人员又核对系统里真证留存的影像件,经多人反复对比,发现假登记证明与真登记证明信息完全一致,但印章盖的角度与字体的排版存在细微的差别,便再次确认其所持证明为“一本假证”,其登记申请材料除了《不动产权证书》是真的,其他材料均为伪造。因此证权利人为银行,牵扯到银行利益,确认之后第一时间联系银行,银行高度重视,并派专人前来处理,最终避免了200多万元的损失。后来,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个贷中心给硚口分局不动产登记窗口送来一面“一心为民办实事,贴心服务解民忧”的锦旗。
为进一步提高不动产登记办理效率,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事,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硚口分局在大力推进互联网“一网办”的同时,全面拓展了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线下窗口受理范围和受理事项,全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窗口申请,纸质证书邮寄到家。
与此同时,随着不动产交易和抵押融资的日益频繁,假证频频出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在本区办理,跨区同城通办,假证就能蒙混过关,但在“互联网+”的时代,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平台,推进与市、区之间不动产登记相关的全领域数据共享,全程通办类型多、范围广,系统数据在各区之间互通,即使跨区办理,也能实时对比真实证照影像件,让假证无处遁形。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硚口分局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规范、高效、专业”的服务宗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流程最简、服务最优、时限最短的办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