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保持昂扬奋进赶考劲头 着力展现硚口新风貌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07-29 10:11 长江日报  

综合

武汉市第四届“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初赛在D+M工业设计小镇成功举办。

宝丰地区党建联盟成立大会暨宝丰企业服务联盟三周年活动。

长丰村还建房建后图。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近年来,硚口区持续坚持产业立区、功能兴区、人才强区,着力构建“三区并进、三轴牵引、七点支撑”的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形成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科技服务三大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新的征程上,硚口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思想破冰,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破除理念之冰、思路之冰、作风之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持昂扬奋进赶考劲头,全力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三生融合样板区。

同时加快建设城市商脉主轴,构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支点,打造成为武汉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核心示范区。加快建设城市创新主轴,深化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和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建设,打造中心城区科技创新高地。持续推进“三生”融合发展,以“绣花功夫”打造生态宜居城区,实现城区发展能级、品质双提升。努力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全面提升武汉在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的引领地位作出硚口贡献。

硚口区宝丰街、汉水桥街、长丰街等街道,一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持续发力、不断作为,为武汉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展现硚口新风貌。

汉水桥街道:

由工业向商业的转型腾飞之路

汉水桥街位于硚口区中部,水陆交通便利,是近代汉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市场众多,商铺密集,是硚口区域商务、商贸活动之中心区。这里曾经是华中地区轻工业基地,在党的带领下,汉水桥街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了由工业向商业的经济发展转型,为实现现代商贸强区而奋力拼搏。

汉水桥街紧紧围绕硚口区“三区、三轴、七支撑”区域发展格局,推动汉水畔企业总部聚集区区域能级、经济量级、产业层级全面跃升,“三旧”改造和市政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汉水桥街发挥老工业发祥地的传统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坚持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疫后重振,葛洲坝集团、硚口烟草、天然气公司、艳阳天等行业支柱企业在辖区稳步发展,全街“五上”企业达59家,经济体量保持在全区前列,“十三五”以来年均全口径税收达15亿元。硚口快速路项目、沿河大道整治项目顺利完成,地铁十二号线太平洋站项目断面率先交付,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启动,城市面貌愈发亮丽,居住环境全面改善。

汉水桥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足创新动能短板,促进老工业区域华丽转型。在原武汉化工厂旧址,引进D+M工业设计小镇,一期顺利建成运营,打造华中乃至全国领先的以全产业链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工业服务业生态区,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湖北省工业设计中心”、湖北省首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硚口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二期还将引入及孵化企业商务服务平台、产业链中试平台、智慧工业(精密模具制造技术及工业化)平台、新能源交通工具研发中心等平台,唤醒更多的武汉本土设计资源,带动智能制造发展,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宝丰街道:

党建进楼宇创营商“乐土”

楼宇经济是硚口区最具代表的经济业态。

硚口区宝丰街有3座税收过亿的“亿元商务楼”。新世界中心、武汉城市广场、葛洲坝国际中心等甲级写字楼林立,省烟草等知名总部企业集聚,楼宇党建成为重中之重。

党建进楼宇,是宝丰街推进基层党建提质拓面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武汉城市广场是一座位于硚口路与解放大道交会处的甲级5A写字楼。在这座寸土寸金的商务楼宇里,宝丰街于2018年成功打造了楼宇党建阵地“宝丰红色驿站”,应用数字、二维码、VR等先进信息技术,积极组织开展党建指导、政策宣讲、企业调研等活动。

在做好楼宇党建工作的同时,宝丰街创新成立宝丰企业服务联盟、宝丰地区党建联盟,深化“企呼我应”,探索硚口同济健康城服务业集聚区党建新途径,盘活市、区、街、社区资源,为辖区企业提供6大类27项服务。

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搬迁至宝丰一路香溢大酒店后,向街道提出整改周边环境的请求。宝丰街迅速响应,及时改善周边卫生环境,同时将停车位不足、电线迁改、花坛改造等问题上报,启动“企呼我应”快速响应程序,召集建设局、城管委、科经局、园林局等部门召开2次协调会高效加以解决,获得企业点赞。

工作力量全进入、企业需求全收集、分级分类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

宝丰街针对辖区企业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实际困难,坚持以“四全工作法”真心诚意、踏踏实实为企业解忧愁、办实事。依托“企有所呼、分类上报”的问题收集机制、“部门响应、限时办理”的分类解决机制、“统一协调、定期督办”的协调督办机制、“跟踪服务、信息反馈”的评价反馈机制,从2018年至今,宝丰街道共收集数百个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等企业反映的政务类、政策类、环境类、生活类等问题,多数问题街道自行解决,部分问题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或区政府协调办理,实现按时办结率和满意率两个100%。

“企有所呼、我必有应”,宝丰街服务楼宇企业的系列创新举措已然成为硚口区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长丰街道:

细“绣”城中村改造机制

作为城乡接合部位、全区辖区面积最大的街道,长丰街拥有5个城中村。

村湾规划无序、布局混乱、基础设施缺乏、消防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尤为突出。村民自建房及49个村级工业园内聚集了20万流动务工人员,上万个服装加工“三合一”作坊、简易锅炉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无证幼儿园、无证诊所、无证网吧星罗棋布,形成了“数量大、隐患多、管理难、风险高”的复杂局面。

近年来,长丰街在城区改造升级工作上下大功夫,细“绣”城中村改造机制,成立针对性工作专班,坚持“拆建并举”,实现拆违控违工作与城市管理建设同频共振。

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环境面貌改善与民生幸福感提升“双轮”齐驱,从2012年3月长丰村启动村湾改造到2019年4月东风村土地挂牌,长丰街5村先后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累计拆除村民住宅面积340余万平方米,村湾已基本完成拆除,拆除集体厂房建筑物130余万平方米,工业园内的服装加工“三合一”作坊等已全部搬离,长丰地区消防安全局势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2016年8月,建荣村村民喜气洋洋乔迁新居,成为长丰街首批入住城中村还建房的住户。截至目前,除东风村外的其余4村6600余户村民已全部入住新居,东风村还建房也于2020年正式动工。

2020年以来,长丰街“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深入推进,绿城桂朝阳、万科华生公园大道、华润·润玺等一批“城中村”改造开发项目进展顺利。

撰文:彭小吉 余峰 张军 杨蔚 吴思  策划:硚口区委组织部

武汉市第四届“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初赛在D+M工业设计小镇成功举办。

宝丰地区党建联盟成立大会暨宝丰企业服务联盟三周年活动。

长丰村还建房建后图。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近年来,硚口区持续坚持产业立区、功能兴区、人才强区,着力构建“三区并进、三轴牵引、七点支撑”的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形成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科技服务三大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新的征程上,硚口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思想破冰,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破除理念之冰、思路之冰、作风之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持昂扬奋进赶考劲头,全力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三生融合样板区。

同时加快建设城市商脉主轴,构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支点,打造成为武汉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核心示范区。加快建设城市创新主轴,深化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和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建设,打造中心城区科技创新高地。持续推进“三生”融合发展,以“绣花功夫”打造生态宜居城区,实现城区发展能级、品质双提升。努力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全面提升武汉在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的引领地位作出硚口贡献。

硚口区宝丰街、汉水桥街、长丰街等街道,一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持续发力、不断作为,为武汉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展现硚口新风貌。

汉水桥街道:

由工业向商业的转型腾飞之路

汉水桥街位于硚口区中部,水陆交通便利,是近代汉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市场众多,商铺密集,是硚口区域商务、商贸活动之中心区。这里曾经是华中地区轻工业基地,在党的带领下,汉水桥街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了由工业向商业的经济发展转型,为实现现代商贸强区而奋力拼搏。

汉水桥街紧紧围绕硚口区“三区、三轴、七支撑”区域发展格局,推动汉水畔企业总部聚集区区域能级、经济量级、产业层级全面跃升,“三旧”改造和市政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汉水桥街发挥老工业发祥地的传统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坚持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疫后重振,葛洲坝集团、硚口烟草、天然气公司、艳阳天等行业支柱企业在辖区稳步发展,全街“五上”企业达59家,经济体量保持在全区前列,“十三五”以来年均全口径税收达15亿元。硚口快速路项目、沿河大道整治项目顺利完成,地铁十二号线太平洋站项目断面率先交付,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启动,城市面貌愈发亮丽,居住环境全面改善。

汉水桥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足创新动能短板,促进老工业区域华丽转型。在原武汉化工厂旧址,引进D+M工业设计小镇,一期顺利建成运营,打造华中乃至全国领先的以全产业链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工业服务业生态区,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湖北省工业设计中心”、湖北省首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硚口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二期还将引入及孵化企业商务服务平台、产业链中试平台、智慧工业(精密模具制造技术及工业化)平台、新能源交通工具研发中心等平台,唤醒更多的武汉本土设计资源,带动智能制造发展,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宝丰街道:

党建进楼宇创营商“乐土”

楼宇经济是硚口区最具代表的经济业态。

硚口区宝丰街有3座税收过亿的“亿元商务楼”。新世界中心、武汉城市广场、葛洲坝国际中心等甲级写字楼林立,省烟草等知名总部企业集聚,楼宇党建成为重中之重。

党建进楼宇,是宝丰街推进基层党建提质拓面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武汉城市广场是一座位于硚口路与解放大道交会处的甲级5A写字楼。在这座寸土寸金的商务楼宇里,宝丰街于2018年成功打造了楼宇党建阵地“宝丰红色驿站”,应用数字、二维码、VR等先进信息技术,积极组织开展党建指导、政策宣讲、企业调研等活动。

在做好楼宇党建工作的同时,宝丰街创新成立宝丰企业服务联盟、宝丰地区党建联盟,深化“企呼我应”,探索硚口同济健康城服务业集聚区党建新途径,盘活市、区、街、社区资源,为辖区企业提供6大类27项服务。

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搬迁至宝丰一路香溢大酒店后,向街道提出整改周边环境的请求。宝丰街迅速响应,及时改善周边卫生环境,同时将停车位不足、电线迁改、花坛改造等问题上报,启动“企呼我应”快速响应程序,召集建设局、城管委、科经局、园林局等部门召开2次协调会高效加以解决,获得企业点赞。

工作力量全进入、企业需求全收集、分级分类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

宝丰街针对辖区企业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实际困难,坚持以“四全工作法”真心诚意、踏踏实实为企业解忧愁、办实事。依托“企有所呼、分类上报”的问题收集机制、“部门响应、限时办理”的分类解决机制、“统一协调、定期督办”的协调督办机制、“跟踪服务、信息反馈”的评价反馈机制,从2018年至今,宝丰街道共收集数百个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等企业反映的政务类、政策类、环境类、生活类等问题,多数问题街道自行解决,部分问题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或区政府协调办理,实现按时办结率和满意率两个100%。

“企有所呼、我必有应”,宝丰街服务楼宇企业的系列创新举措已然成为硚口区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长丰街道:

细“绣”城中村改造机制

作为城乡接合部位、全区辖区面积最大的街道,长丰街拥有5个城中村。

村湾规划无序、布局混乱、基础设施缺乏、消防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尤为突出。村民自建房及49个村级工业园内聚集了20万流动务工人员,上万个服装加工“三合一”作坊、简易锅炉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无证幼儿园、无证诊所、无证网吧星罗棋布,形成了“数量大、隐患多、管理难、风险高”的复杂局面。

近年来,长丰街在城区改造升级工作上下大功夫,细“绣”城中村改造机制,成立针对性工作专班,坚持“拆建并举”,实现拆违控违工作与城市管理建设同频共振。

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环境面貌改善与民生幸福感提升“双轮”齐驱,从2012年3月长丰村启动村湾改造到2019年4月东风村土地挂牌,长丰街5村先后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累计拆除村民住宅面积340余万平方米,村湾已基本完成拆除,拆除集体厂房建筑物130余万平方米,工业园内的服装加工“三合一”作坊等已全部搬离,长丰地区消防安全局势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2016年8月,建荣村村民喜气洋洋乔迁新居,成为长丰街首批入住城中村还建房的住户。截至目前,除东风村外的其余4村6600余户村民已全部入住新居,东风村还建房也于2020年正式动工。

2020年以来,长丰街“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深入推进,绿城桂朝阳、万科华生公园大道、华润·润玺等一批“城中村”改造开发项目进展顺利。

撰文:彭小吉 余峰 张军 杨蔚 吴思  策划:硚口区委组织部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