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来,在党旗指引下,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作为烙印着中国百年工业化激情的热土,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风向标”,硚口的转型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建立丰功伟绩、推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硚口的生动实践。
硚口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建党百年·硚口故事周周讲”栏目,重温党在硚口的奋斗历程,从学习党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翻开百年党史画卷
随着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随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宣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回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硚口初步建立
从1953年至1955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全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在工业方面,据1955年统计,全区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的产值达1.09亿元,从业人员9641人。其中,公私合营工业产值占74.12%,从业人员占58.95%;私营工业产值占25.88%;从业人员占41.05%;在私营工业中纳入加工订货的工业产值占22.27%,从业人员占30.54%;真正属于私营工业的产值占3.61%,从业人员占10.51%。到1956年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公私合营后,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有绝对优势,由1952年的5.02%上升到44.8%,公私合营经济由16.36%上升到54.99%,合作社经济占0.2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基本消失。社会主义工业经济的比重已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比重显著下降。在商业方面,1956年全区国(合)营商业批发零售总额3026万元,完成原计划的116.6%。
社会主义商业阵地日益巩固和扩大,对领导市场、组织货源、指导生产和消费、稳定物价,服务人民群众生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硚口已经建立起来,硚口已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让信仰之光
照亮前行之路
用如磐初心、奋进步伐
全面开启硚口复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