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建党百年•硚口故事周周讲|众志成城支前线!回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的硚口力量

2021-07-01 09:12 硚口区档案馆  

未分类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来,在党旗指引下,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作为烙印着中国百年工业化激情的热土,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风向标”,硚口的转型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建立丰功伟绩、推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硚口的生动实践。

硚口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建党百年·硚口故事周周讲”栏目,重温党在硚口的奋斗历程,从学习党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如今,当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再次响起,依旧让人心潮澎湃。这首经典的歌曲,书写的正是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

翻开百年党史画卷回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的硚口力量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杀敌的同时,硚口地区广大群众同全国人民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951年1月17日,区委书记高如松、区长方坤主持召开各工厂、机关、部队、学校、街道、人民团体负责人联席会议,成立二区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筹委会,决定全区按行业系统进行时事宣传学习、思想动员等教育工作,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工作。21日,由筹委会委员黄少庭、马庚等主持召开全区1500余名代表参加的二区抗美援朝运动动员大会,号召人民群众“提高警惕、防止匪特破坏、追查政治谣言,控诉美蒋战争罪行,进一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搞好冬防、积极完成国家税收”。28日,区长方坤主持召开二区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与会代表抗议美帝重新武装日本、武力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霸权行径,有48370人参加和平签名活动。硚口、宝庆两街数万名民众参加声援朝鲜人民的示威游行。区委书记高如松要求全区人民以实际行动投入保家卫国运动中去,加强国防力量建设,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会后,工商界人士联合宗教界、医药界人士为抗美援朝捐款7224元,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二区人民抗美援朝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区支前、献金等项具体工作。

硚口地区的产业工人始终站在这场爱国主义运动的最前列。中南总工会筹委会号召产业工人响应党的号召,以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掀起爱国增产运动,积极开展捐献武器和慰问运动。区委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祖国”、“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武器”的战斗口号。

全区万余名劳动妇女也是能打硬仗的生力军,名符其实的半边天。她们勇于承担重任,千针万线,日夜奋战,为志愿军战士赶缝棉军大衣3万余件,军被、军袜、军帐、军粮袋共计39万余件,每件军大衣还附上一封情真意切的慰问信,鼓励战士们勇敢杀敌。机关干部、中小学校师生为志愿军加工炒米作干粮,为前方将士生活急需服务。工商业者也积极筹措调运前方必需的急救器械和药品。全区形成了千军万马齐动员,男女老少作贡献的动人场面。

1951年6月26日,中央发出爱国青年参军、参干号召后,全区共两批被批准参军、参干210人,参警50人。全区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1951年3月,经组织批准,在著名外科专家、武汉志愿医疗队队长高景星的带领下,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生、市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傅骐等2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战地救护,在朝鲜战场上同志愿军战士同生死共命运,出色地完成了支援抗美援朝任务。

区委、区政府及时地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实际行动中去,全区共制订3200份爱国公约,用这种形式表达对党的热爱,对政府的信任。

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用如磐初心、奋进步伐

全面开启硚口复兴新征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来,在党旗指引下,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作为烙印着中国百年工业化激情的热土,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风向标”,硚口的转型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建立丰功伟绩、推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硚口的生动实践。

硚口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建党百年·硚口故事周周讲”栏目,重温党在硚口的奋斗历程,从学习党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如今,当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再次响起,依旧让人心潮澎湃。这首经典的歌曲,书写的正是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

翻开百年党史画卷回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的硚口力量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杀敌的同时,硚口地区广大群众同全国人民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951年1月17日,区委书记高如松、区长方坤主持召开各工厂、机关、部队、学校、街道、人民团体负责人联席会议,成立二区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筹委会,决定全区按行业系统进行时事宣传学习、思想动员等教育工作,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工作。21日,由筹委会委员黄少庭、马庚等主持召开全区1500余名代表参加的二区抗美援朝运动动员大会,号召人民群众“提高警惕、防止匪特破坏、追查政治谣言,控诉美蒋战争罪行,进一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搞好冬防、积极完成国家税收”。28日,区长方坤主持召开二区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与会代表抗议美帝重新武装日本、武力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霸权行径,有48370人参加和平签名活动。硚口、宝庆两街数万名民众参加声援朝鲜人民的示威游行。区委书记高如松要求全区人民以实际行动投入保家卫国运动中去,加强国防力量建设,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会后,工商界人士联合宗教界、医药界人士为抗美援朝捐款7224元,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二区人民抗美援朝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区支前、献金等项具体工作。

硚口地区的产业工人始终站在这场爱国主义运动的最前列。中南总工会筹委会号召产业工人响应党的号召,以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掀起爱国增产运动,积极开展捐献武器和慰问运动。区委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祖国”、“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武器”的战斗口号。

全区万余名劳动妇女也是能打硬仗的生力军,名符其实的半边天。她们勇于承担重任,千针万线,日夜奋战,为志愿军战士赶缝棉军大衣3万余件,军被、军袜、军帐、军粮袋共计39万余件,每件军大衣还附上一封情真意切的慰问信,鼓励战士们勇敢杀敌。机关干部、中小学校师生为志愿军加工炒米作干粮,为前方将士生活急需服务。工商业者也积极筹措调运前方必需的急救器械和药品。全区形成了千军万马齐动员,男女老少作贡献的动人场面。

1951年6月26日,中央发出爱国青年参军、参干号召后,全区共两批被批准参军、参干210人,参警50人。全区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1951年3月,经组织批准,在著名外科专家、武汉志愿医疗队队长高景星的带领下,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生、市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傅骐等2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战地救护,在朝鲜战场上同志愿军战士同生死共命运,出色地完成了支援抗美援朝任务。

区委、区政府及时地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实际行动中去,全区共制订3200份爱国公约,用这种形式表达对党的热爱,对政府的信任。

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用如磐初心、奋进步伐

全面开启硚口复兴新征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