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电视问政当晚现场调研次日一早见效,“民呼我应”承诺立行立改一一兑现

2019-12-31 14:59 长江日报-长江网  

文明创建

成为摆设的公厕春节前投用  记者 杨涛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杨荣峰) 25日至27日,2019年武汉电视问政“期末考”三场相继举行。从发展环境,到百姓民生,再到基层作风,三场“期末考”主题各异,接受问政的“一把手”们在回应整改时,屡屡提及同一句话——“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直面问题,用立行立改赢回民心;解决一个问题,更“挖”出一批类似问题;充分吸纳市民呼声,共同参与形成长效机制……连日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持续关注问题整改进展,“民呼我应”的承诺在整改行动中一一兑现。

问政当晚即连夜核算未退电费款

“这是道路建设的阵痛,我们理解,也感谢政府部门能够迅速整改”,27日,金凯龙厨具有限公司熊经理看着门口新开的20米通道,露出笑容。

黄陂区前川新城工业园内的金凯龙厨具有限公司大门因道路施工被堵大半年,企业多方反映却被反复踢皮球。黄陂区立行立改,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打通20米宽的进出通道,施工通行两不误。

立行立改、用速度挽回民心的,不止黄陂一家。

“春节前必须启用。”27日晚的问政,曝光了江岸区新建的多所公厕建而未用,成了摆设。

当晚问政一结束,江岸区政府负责人连夜赶往问政曝光的三处公厕,查明现状,次日一早召集全区多部门拿办法、定计划,要求春节前投用。

不让问题过夜,决心是关键。

27日晚,电视问政现场,面对门前三包整改不力的老顽疾,硚口区委主要负责人表态:“要真正下决心。”

问政当晚,硚口区委相关负责人即连夜赶赴现场调研,提出整改措施,次日一早就见了效。

转供电价格降了,以前多收的电费一直未清退,25日问政现场,面对“问题出在哪儿”的质询,硚口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回答时,听到了响亮的铃声。

此次问政,首次引入现场按铃环节——现场评论员可通过按铃打断主要负责人发言并提出问题。“晚退一天,企业损失的是钱,政府损失的却是公信力。”评论员评述。

公信力不容损失,问政当晚,在区政府的督促下,两家被曝光的园区连夜核算电费,理清了账单。

三天问政,这样的“铃声”时时在“一把手”的心中响起,力促整改落实。

塑胶盲道已经改为水泥盲道  记者 杨涛  摄

“插花”地带全面摸排逐一销号

部分街道和社区的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机服务时间“缩水”,26日晚,电视问政曝光上述问题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立即对涉及的自助机予以整改。

一个小区居民投诉人脸识别门禁停摆,市公安局“挖”出数十个遭遇同样问题的小区,逐步整改;2个公厕停摆被曝光,江岸区城管局全面推进另7个公厕精细管理……

立行立改,更要举一反三。暴露一个问题,更要“挖”出一批“躲起来”的同类问题并整改。

27日,该局对全市已部署的自助终端进行全面清查,建立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情况台账,确保动态更新,确保没有一台自助机处于监管“盲区”中。

电视问政中,蔡甸区也有企业遇到了转供电高收费问题。

位于蔡甸区的武汉正东和泰科技工业园,虽然将电费从1.19元降到了约0.9元,但却另外新增一项“综合管理费”的收费项目,两项费用加起来依然是1.19元。

问政现场,蔡甸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表态:除了在10天内退还超收的费用外,还要组建工作专班,3个月内全面清查全区“转供电”超收问题。

直面问题,思考长效机制,更显治理诚意。在“插花”地带的治理上,洪山区委主要负责人诚意十足。

27日的问政短片《“插花”地带,谁是赢家?》短片曝光洪山区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杨家湾这一“插花”地带上的管理难问题。

“除了这一处,其他所有插花地带,我们都要下决心管好”,除了杨家湾,洪山区还与东湖风景区、武昌区、青山区、东湖高新区等存在多处“插花”地带,洪山区委主要负责人承诺,对全区的“插花”问题与事项全面摸排,分类施策、逐一销号,以整改实效回应市民呼声。

政务中心设置“吐槽台”

三天的电视问政中,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注意到,在问题整改上,相关区(功能区)、市直部门等除了将“应”字做透,也在“呼”上下足了功夫。

25日晚,电视问政曝光了汉阳某投融资类企业在注销时一波三折、多趟跑的问题。次日,汉阳区便从“呼”字找突破口。

26日一早,汉阳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前往区政务服务中心,现场体验办事流程后,决定在汉阳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吐槽台”,欢迎群众、企业吐槽,对问题将及时分析研判,切实落实整改。

汉阳搭台收集意见,江汉则派人下沉一线,实地体验基层群干之所“呼”。

“创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理念,能开视频会议就不要舟车劳顿……”27日晚,电视问政曝光江汉区社区负担过重问题,28日上午,江汉区委主要负责人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往被曝光的常青街扬子社区现场调研,听取呼声后的表态让社区群干安心。

为了改出实效、做到真减负,江汉区委督查室派专人驻扎社区跟社区干部一起全天候上班2天,把问题一一捋清,拿出方案,再由区委办、区政府办牵头,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常态机制。

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着办,完善社会治理,需要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实时呼应。

蔡甸区三五四一社区门口车辆无序停放,相关部门承诺解决却无进展?蔡甸区委主要负责人现场办公时,除了立行立改,也在“呼”得顺畅上想办法——相关部门责任单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春节前取得明显成效,春节后形成常态化机制。

【编辑:石吉源】

成为摆设的公厕春节前投用  记者 杨涛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杨荣峰) 25日至27日,2019年武汉电视问政“期末考”三场相继举行。从发展环境,到百姓民生,再到基层作风,三场“期末考”主题各异,接受问政的“一把手”们在回应整改时,屡屡提及同一句话——“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直面问题,用立行立改赢回民心;解决一个问题,更“挖”出一批类似问题;充分吸纳市民呼声,共同参与形成长效机制……连日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持续关注问题整改进展,“民呼我应”的承诺在整改行动中一一兑现。

问政当晚即连夜核算未退电费款

“这是道路建设的阵痛,我们理解,也感谢政府部门能够迅速整改”,27日,金凯龙厨具有限公司熊经理看着门口新开的20米通道,露出笑容。

黄陂区前川新城工业园内的金凯龙厨具有限公司大门因道路施工被堵大半年,企业多方反映却被反复踢皮球。黄陂区立行立改,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打通20米宽的进出通道,施工通行两不误。

立行立改、用速度挽回民心的,不止黄陂一家。

“春节前必须启用。”27日晚的问政,曝光了江岸区新建的多所公厕建而未用,成了摆设。

当晚问政一结束,江岸区政府负责人连夜赶往问政曝光的三处公厕,查明现状,次日一早召集全区多部门拿办法、定计划,要求春节前投用。

不让问题过夜,决心是关键。

27日晚,电视问政现场,面对门前三包整改不力的老顽疾,硚口区委主要负责人表态:“要真正下决心。”

问政当晚,硚口区委相关负责人即连夜赶赴现场调研,提出整改措施,次日一早就见了效。

转供电价格降了,以前多收的电费一直未清退,25日问政现场,面对“问题出在哪儿”的质询,硚口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回答时,听到了响亮的铃声。

此次问政,首次引入现场按铃环节——现场评论员可通过按铃打断主要负责人发言并提出问题。“晚退一天,企业损失的是钱,政府损失的却是公信力。”评论员评述。

公信力不容损失,问政当晚,在区政府的督促下,两家被曝光的园区连夜核算电费,理清了账单。

三天问政,这样的“铃声”时时在“一把手”的心中响起,力促整改落实。

塑胶盲道已经改为水泥盲道  记者 杨涛  摄

“插花”地带全面摸排逐一销号

部分街道和社区的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机服务时间“缩水”,26日晚,电视问政曝光上述问题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立即对涉及的自助机予以整改。

一个小区居民投诉人脸识别门禁停摆,市公安局“挖”出数十个遭遇同样问题的小区,逐步整改;2个公厕停摆被曝光,江岸区城管局全面推进另7个公厕精细管理……

立行立改,更要举一反三。暴露一个问题,更要“挖”出一批“躲起来”的同类问题并整改。

27日,该局对全市已部署的自助终端进行全面清查,建立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情况台账,确保动态更新,确保没有一台自助机处于监管“盲区”中。

电视问政中,蔡甸区也有企业遇到了转供电高收费问题。

位于蔡甸区的武汉正东和泰科技工业园,虽然将电费从1.19元降到了约0.9元,但却另外新增一项“综合管理费”的收费项目,两项费用加起来依然是1.19元。

问政现场,蔡甸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表态:除了在10天内退还超收的费用外,还要组建工作专班,3个月内全面清查全区“转供电”超收问题。

直面问题,思考长效机制,更显治理诚意。在“插花”地带的治理上,洪山区委主要负责人诚意十足。

27日的问政短片《“插花”地带,谁是赢家?》短片曝光洪山区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杨家湾这一“插花”地带上的管理难问题。

“除了这一处,其他所有插花地带,我们都要下决心管好”,除了杨家湾,洪山区还与东湖风景区、武昌区、青山区、东湖高新区等存在多处“插花”地带,洪山区委主要负责人承诺,对全区的“插花”问题与事项全面摸排,分类施策、逐一销号,以整改实效回应市民呼声。

政务中心设置“吐槽台”

三天的电视问政中,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注意到,在问题整改上,相关区(功能区)、市直部门等除了将“应”字做透,也在“呼”上下足了功夫。

25日晚,电视问政曝光了汉阳某投融资类企业在注销时一波三折、多趟跑的问题。次日,汉阳区便从“呼”字找突破口。

26日一早,汉阳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前往区政务服务中心,现场体验办事流程后,决定在汉阳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吐槽台”,欢迎群众、企业吐槽,对问题将及时分析研判,切实落实整改。

汉阳搭台收集意见,江汉则派人下沉一线,实地体验基层群干之所“呼”。

“创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理念,能开视频会议就不要舟车劳顿……”27日晚,电视问政曝光江汉区社区负担过重问题,28日上午,江汉区委主要负责人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往被曝光的常青街扬子社区现场调研,听取呼声后的表态让社区群干安心。

为了改出实效、做到真减负,江汉区委督查室派专人驻扎社区跟社区干部一起全天候上班2天,把问题一一捋清,拿出方案,再由区委办、区政府办牵头,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常态机制。

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着办,完善社会治理,需要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实时呼应。

蔡甸区三五四一社区门口车辆无序停放,相关部门承诺解决却无进展?蔡甸区委主要负责人现场办公时,除了立行立改,也在“呼”得顺畅上想办法——相关部门责任单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春节前取得明显成效,春节后形成常态化机制。

【编辑:石吉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