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周末城市休闲游人气高,小包团、定制游、亲子游都火了

2021-03-29 14:30 综合长江日报、极目新闻  

综合

3月27日迎来大晴天,  记者走访发现,

周末城市休闲游受热捧,武汉各景区、文博场馆迎来火爆人气,小包团、定制游、亲子颇受欢迎。


在武汉桥梁博物馆,小型研学团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参加。实习生 徐敬智 摄

3月27日上午,在武汉桥梁博物馆,中南国旅组织的“方寸之间现彩—邮票上的桥梁发展史”研学活动正在进行,来自16个亲子亲庭近50名游客参加了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周末参加这样的研学游活动,既学到了知识,也放松了心情。

外地“小包团”爱上打卡大武汉

“今年的小包团与2019年同期相比,客源增长了三成。”来自武汉星级导游品牌杨飞虎工作室的杨飞虎介绍,外地游客今年3月来武汉赏樱花的意愿浓烈,多以小包团、定制游为主,“他们自己订好大交通和酒店,我们帮助他们设计在汉游玩线路,租车、订美食餐厅,这种旅游方式近来非常受欢迎。”

3月27日,第二届汉口里花朝节在武汉园博园开幕。

迎接赏樱旺季,90后导游张雪莲已经连续忙碌了20多天。她介绍,从3月初她就开始接待外地来汉旅游的“小包团”,为他们定制游汉线路,“现在小包团已经接到4月20日左右,现在接团就是20人左右,也有5人团、7人团,都是几个家庭一起,有来自湖北省内的,也有湖南、广西、安徽、江西、北京的游客,都想趁着春暖花开看一看英雄的大武汉。”

张雪莲介绍,外地游客们必打卡之地是黄鹤楼、长江大桥,赏花季期间也爱约东湖樱花园、木兰草原、花博汇、木兰花乡等地。应游客的定制,张雪莲也会带着他们探访武昌老巷子、打卡汉口江滩、夜游两江四岸和江汉路。“3月的每个周末都带外地游客在景区赏花拍美照,大家都觉得武汉好玩又热闹,非常开心。”

订房率上涨,

星级酒店争推亲子活动

随着赏花踏青游火爆,位于园博园、花博汇、极地海洋公园、欢乐谷等热门景区附近的星级酒店纷纷在朋友圈发布“满房”海报。记者走访发现,众多星级酒店亲子房预订量增长明显。

在武汉联投半岛酒店,孩子们参加“泥塑地球”亲子活动,非常开心。记者黄丽娟 摄

随着春天的脚步加快,游客增多,武汉星级酒店借旅游火爆之势,纷纷推出亲子活动。

27日下午,在武汉联投半岛酒店,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参加酒店亲子营活动,上了一趟“泥塑地球”的艺术体验课,“亲子活动丰富有趣,能让孩子得到不一样的体验。”在她的计划里,周六在酒店参加活动休闲一下,晚上去附近的花博汇景区看焰火;周日可以在后官湖骑自行车,“很休闲很放松。”一些酒店还与景区联手推出亲子活动,也吸引了不少人气。

28日上午,武汉马哥孛罗酒店启动“活力早春公益行”活动,邀请亲子家庭住客前往月湖风景区种树放风筝,引来游客们纷纷报名参加。

东湖大李村集结了一批“创想家”,

还有人从外地赶来“切磋”

东湖畔,随时能偶遇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创想家”,东湖大李村就有一批这样的人,他们在这个晴朗的周末开起音乐会、办起市集、作起画,“相互切磋嘛!”手工DIY达人李璐说。

“东湖创想家”打卡大李村。记者晋晓慧 摄

27日上午,一批身怀摄影、古风舞蹈“绝活”的达人们在东湖樱花园与记者相遇,下午时分,记者又在距离东湖樱花园不远处的大李村邂逅了一群热爱艺术的人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约而同来东湖,想在东湖畔度过有意思的周末时光。

北京油画师罗超在东湖大李村创作的油画。记者晋晓慧 摄

记者现场看到,大李村入口处,“2021武汉樱花户外咖啡节”和“东湖大李创意生活节”正在上演,民谣、蓝调摇滚……音乐人在这里纵情歌唱。谈到武汉,音乐人有说不完的话题,其中不少与东湖有关。音乐人老余和紫雾带着自己的原创音乐来到东湖畔,主唱老余说,乐队创作的所有歌曲都与武汉有关,与身边的生活有关:“长江、东湖、黄鹤楼都是我们创作的灵感来源,我们会经常在城市里游走,写武汉人懂的歌。我们曾经也在东湖边的时见鹿办过音乐会,很喜欢这个地方。”他表示,去年他曾有感而发在音乐创作中写下“三月的樱花会再次绽放”,“现在正是樱花绽放的季节,整个武汉都柔情了。”音乐人马晓晨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青海籍博士生,研究地质学的他很有音乐才华,办过个人音乐会,也曾为校园创作过不少歌曲,“这是我来武汉的第十年,我在这里学到了知识,收获了爱情,也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音乐朋友。东湖是我常来的地方,这里不同于西北,春天来得很早,绿意盎然,以后如果有灵感迸发,兴许会写些与东湖有关的歌。”武汉樱花户外咖啡节主办方刘畅告诉记者,该节已在武汉走了8个地方,他们特意选择将最后一站设在东湖:“东湖畔的樱花最为漂亮,也算是一个圆满的收官了!”

大李村市集里的樱花杯。记者晋晓慧 摄

音乐会旁,文创市集里处处弥漫着浪漫樱花元素。手工DIY达人李璐专程从黄石来到武汉,带来了一批樱花主题的作品,包括樱花蕾丝手工皂、樱花扩香石、樱花手工皂、樱花浮油瓶等等,“东湖的环境太好了,从高铁站高架上看到东湖我就在感慨,桥上是钢筋混凝土,桥下就是另一个文艺美丽的世界。”她说,听说这里文艺气息很浓郁,特意赶来学习交流,大家切磋切磋,“来了不想走了,东湖可以挖掘的灵感太多了。”曌物手作主理人何梅一行则带着樱花玛瑙、樱花花簪来到这里,“我们热衷于创作贴近自然的作品,东湖鸟语花香,植物园品种很多,创作灵感蹭蹭蹭迸发。”来自北京的油画老师罗超也于26日来到武汉,专门选在大李村和武汉的朋友们绘画交流,“从绘画角度来说,这里景物丰富、色彩变化很多,每个小景都极别致,非常适合绘画创作了。”

原创音乐团队老余和紫雾正在大李村演出。记者晋晓慧 摄

秀汉服、吟诗词、弹古琴……

武汉园博园迎来花朝节

百花争春柳絮飞。武汉园博园昨日迎来花朝节,游客们身着汉服游园赏花,品茶、弹琴、书画、吟诗词,接受文化的洗礼,给人梦回汉唐的错觉。

汉服走秀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汉族为纪念百花仙子诞辰的重要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二月十五前后举行。民间通常会举行各种盛会庆贺花朝,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踏青。

昨日上午,天色放晴,市民许女士和6岁儿子都身着汉服来逛园博园,欣赏汉服走秀,观看绘画爱好者描绘山水自然,“特意带孩子来体验,沉浸文化之中,浸润心灵。”

宁波园门口,古琴弹奏、品茶和诗词飞花令聚于此,市民杨女士抽的是“心”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她脱口而出。

“诗词传承文化经典,这是花朝节最重要的一项。”园方相关人士介绍。

湖北园附近,几个身着汉服的妙龄女子用毛笔描画桃花书签,一名好奇的6岁小男孩想学着描画一个书签,安安静静画了20分钟。“画功浅浅,但内心沉静,不气馁,挺好。”小男孩母亲许女士说道。

湖北园内,汉服走秀展示着汉服独特的民族风貌,园内穿汉服的游客占了一大半,游走其间,真有种穿越回汉唐的感觉。

“穿汉服游园博园,是花朝节的一大特色。”武汉园博园相关人士介绍称,汉服承载汉族的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外,还浓缩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粉嫩晚樱盛放中,园博园内的红枫也火成一片,都成为游客们争相拍照的打卡点。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有的一棵树下,三个人各自站在不同角度抢着拍照。

花朝节将持续到5月30日。活动期间,园方设置汉服方阵、花神海选、汉服走秀、汉婚演绎、古风歌舞、汉服市集等多项游乐交流活动。广大汉服爱好者将通过礼乐、文化、游乐、艺术等的互动交流,展示中华礼仪和传统工艺之美。 

3月27日迎来大晴天,  记者走访发现,

周末城市休闲游受热捧,武汉各景区、文博场馆迎来火爆人气,小包团、定制游、亲子颇受欢迎。


在武汉桥梁博物馆,小型研学团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参加。实习生 徐敬智 摄

3月27日上午,在武汉桥梁博物馆,中南国旅组织的“方寸之间现彩—邮票上的桥梁发展史”研学活动正在进行,来自16个亲子亲庭近50名游客参加了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周末参加这样的研学游活动,既学到了知识,也放松了心情。

外地“小包团”爱上打卡大武汉

“今年的小包团与2019年同期相比,客源增长了三成。”来自武汉星级导游品牌杨飞虎工作室的杨飞虎介绍,外地游客今年3月来武汉赏樱花的意愿浓烈,多以小包团、定制游为主,“他们自己订好大交通和酒店,我们帮助他们设计在汉游玩线路,租车、订美食餐厅,这种旅游方式近来非常受欢迎。”

3月27日,第二届汉口里花朝节在武汉园博园开幕。

迎接赏樱旺季,90后导游张雪莲已经连续忙碌了20多天。她介绍,从3月初她就开始接待外地来汉旅游的“小包团”,为他们定制游汉线路,“现在小包团已经接到4月20日左右,现在接团就是20人左右,也有5人团、7人团,都是几个家庭一起,有来自湖北省内的,也有湖南、广西、安徽、江西、北京的游客,都想趁着春暖花开看一看英雄的大武汉。”

张雪莲介绍,外地游客们必打卡之地是黄鹤楼、长江大桥,赏花季期间也爱约东湖樱花园、木兰草原、花博汇、木兰花乡等地。应游客的定制,张雪莲也会带着他们探访武昌老巷子、打卡汉口江滩、夜游两江四岸和江汉路。“3月的每个周末都带外地游客在景区赏花拍美照,大家都觉得武汉好玩又热闹,非常开心。”

订房率上涨,

星级酒店争推亲子活动

随着赏花踏青游火爆,位于园博园、花博汇、极地海洋公园、欢乐谷等热门景区附近的星级酒店纷纷在朋友圈发布“满房”海报。记者走访发现,众多星级酒店亲子房预订量增长明显。

在武汉联投半岛酒店,孩子们参加“泥塑地球”亲子活动,非常开心。记者黄丽娟 摄

随着春天的脚步加快,游客增多,武汉星级酒店借旅游火爆之势,纷纷推出亲子活动。

27日下午,在武汉联投半岛酒店,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参加酒店亲子营活动,上了一趟“泥塑地球”的艺术体验课,“亲子活动丰富有趣,能让孩子得到不一样的体验。”在她的计划里,周六在酒店参加活动休闲一下,晚上去附近的花博汇景区看焰火;周日可以在后官湖骑自行车,“很休闲很放松。”一些酒店还与景区联手推出亲子活动,也吸引了不少人气。

28日上午,武汉马哥孛罗酒店启动“活力早春公益行”活动,邀请亲子家庭住客前往月湖风景区种树放风筝,引来游客们纷纷报名参加。

东湖大李村集结了一批“创想家”,

还有人从外地赶来“切磋”

东湖畔,随时能偶遇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创想家”,东湖大李村就有一批这样的人,他们在这个晴朗的周末开起音乐会、办起市集、作起画,“相互切磋嘛!”手工DIY达人李璐说。

“东湖创想家”打卡大李村。记者晋晓慧 摄

27日上午,一批身怀摄影、古风舞蹈“绝活”的达人们在东湖樱花园与记者相遇,下午时分,记者又在距离东湖樱花园不远处的大李村邂逅了一群热爱艺术的人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约而同来东湖,想在东湖畔度过有意思的周末时光。

北京油画师罗超在东湖大李村创作的油画。记者晋晓慧 摄

记者现场看到,大李村入口处,“2021武汉樱花户外咖啡节”和“东湖大李创意生活节”正在上演,民谣、蓝调摇滚……音乐人在这里纵情歌唱。谈到武汉,音乐人有说不完的话题,其中不少与东湖有关。音乐人老余和紫雾带着自己的原创音乐来到东湖畔,主唱老余说,乐队创作的所有歌曲都与武汉有关,与身边的生活有关:“长江、东湖、黄鹤楼都是我们创作的灵感来源,我们会经常在城市里游走,写武汉人懂的歌。我们曾经也在东湖边的时见鹿办过音乐会,很喜欢这个地方。”他表示,去年他曾有感而发在音乐创作中写下“三月的樱花会再次绽放”,“现在正是樱花绽放的季节,整个武汉都柔情了。”音乐人马晓晨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青海籍博士生,研究地质学的他很有音乐才华,办过个人音乐会,也曾为校园创作过不少歌曲,“这是我来武汉的第十年,我在这里学到了知识,收获了爱情,也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音乐朋友。东湖是我常来的地方,这里不同于西北,春天来得很早,绿意盎然,以后如果有灵感迸发,兴许会写些与东湖有关的歌。”武汉樱花户外咖啡节主办方刘畅告诉记者,该节已在武汉走了8个地方,他们特意选择将最后一站设在东湖:“东湖畔的樱花最为漂亮,也算是一个圆满的收官了!”

大李村市集里的樱花杯。记者晋晓慧 摄

音乐会旁,文创市集里处处弥漫着浪漫樱花元素。手工DIY达人李璐专程从黄石来到武汉,带来了一批樱花主题的作品,包括樱花蕾丝手工皂、樱花扩香石、樱花手工皂、樱花浮油瓶等等,“东湖的环境太好了,从高铁站高架上看到东湖我就在感慨,桥上是钢筋混凝土,桥下就是另一个文艺美丽的世界。”她说,听说这里文艺气息很浓郁,特意赶来学习交流,大家切磋切磋,“来了不想走了,东湖可以挖掘的灵感太多了。”曌物手作主理人何梅一行则带着樱花玛瑙、樱花花簪来到这里,“我们热衷于创作贴近自然的作品,东湖鸟语花香,植物园品种很多,创作灵感蹭蹭蹭迸发。”来自北京的油画老师罗超也于26日来到武汉,专门选在大李村和武汉的朋友们绘画交流,“从绘画角度来说,这里景物丰富、色彩变化很多,每个小景都极别致,非常适合绘画创作了。”

原创音乐团队老余和紫雾正在大李村演出。记者晋晓慧 摄

秀汉服、吟诗词、弹古琴……

武汉园博园迎来花朝节

百花争春柳絮飞。武汉园博园昨日迎来花朝节,游客们身着汉服游园赏花,品茶、弹琴、书画、吟诗词,接受文化的洗礼,给人梦回汉唐的错觉。

汉服走秀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汉族为纪念百花仙子诞辰的重要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二月十五前后举行。民间通常会举行各种盛会庆贺花朝,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踏青。

昨日上午,天色放晴,市民许女士和6岁儿子都身着汉服来逛园博园,欣赏汉服走秀,观看绘画爱好者描绘山水自然,“特意带孩子来体验,沉浸文化之中,浸润心灵。”

宁波园门口,古琴弹奏、品茶和诗词飞花令聚于此,市民杨女士抽的是“心”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她脱口而出。

“诗词传承文化经典,这是花朝节最重要的一项。”园方相关人士介绍。

湖北园附近,几个身着汉服的妙龄女子用毛笔描画桃花书签,一名好奇的6岁小男孩想学着描画一个书签,安安静静画了20分钟。“画功浅浅,但内心沉静,不气馁,挺好。”小男孩母亲许女士说道。

湖北园内,汉服走秀展示着汉服独特的民族风貌,园内穿汉服的游客占了一大半,游走其间,真有种穿越回汉唐的感觉。

“穿汉服游园博园,是花朝节的一大特色。”武汉园博园相关人士介绍称,汉服承载汉族的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外,还浓缩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粉嫩晚樱盛放中,园博园内的红枫也火成一片,都成为游客们争相拍照的打卡点。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有的一棵树下,三个人各自站在不同角度抢着拍照。

花朝节将持续到5月30日。活动期间,园方设置汉服方阵、花神海选、汉服走秀、汉婚演绎、古风歌舞、汉服市集等多项游乐交流活动。广大汉服爱好者将通过礼乐、文化、游乐、艺术等的互动交流,展示中华礼仪和传统工艺之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